标题:哈尔滨市场上的“鳕鱼”是假货 内容: 学名应为异鳞蛇鲭已被多国列入禁止食用名单哈尔滨市很多超市和农贸市场里,被切割成片的鲜鳕鱼或速冻的鳕鱼块颇受一些市民青睐,由于这种鱼肉质相对细嫩、基本无刺,很多家庭还专门清蒸后给老人和孩子食用。 而且这些鳕鱼的价格也比较便宜,最低销售价格为每斤5元,最贵每斤也不超过20元。 但记者在网上查询资料发现,深海鳕鱼产自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由于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中黄金,在北京上海的批发市场,销售价格都在每斤百元以上,甚至达到200元一斤的高价位,那为什么哈市的鳕鱼这么便宜,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呢? 消费者:孩子吃了鳕鱼后腹泻哈市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反映,不久前在超市内发现一种正在打特价的鳕鱼块,只卖18. 8元一斤,张女士一次购买了十多斤鳕鱼块。 好东西大人都舍不得吃,通常都给小孩吃。 张女士说。 不过,张女士很快发现,家里1岁大的孩子吃了鳕鱼后就出现了腹泻的状况,每次都是橙色油便。 起初张女士以为是其他食物造成的。 小孩拉肚子的时候,我们给他停食过蔬菜、肉,还是老样子。 到最后让他停吃这种鱼才不拉。 张女士以此判断,造成小孩长时间的腹泻元凶很可能就是这种鳕鱼块。 据张女士介绍,不仅她家宝贝出现过这种情况,她问过身边的朋友,在网上也查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现只要食用过这种低价鳕鱼的宝宝和一些老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腹泻。 记者调查:鳕鱼价格都挺便宜就张女士的疑问,近日记者走访了哈市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 发现市场上随处可见物美价廉的鳕鱼,这些低价的鳕鱼名字却不同,有的叫银鳕鱼,有的称鳕鱼块,还有部分直接标注为鳕鱼。 销售价格最低每斤5元钱,最高不超过20元钱。 在南岗区十字街一超市冷冻产品专柜,记者看到超市里面有两种价格不同的鳕鱼出售。 一种标签上显示产地为连云港的鳕鱼,每斤价格为8. 8元。 另外一种标签上显示产地为南非的银鳕鱼片,每斤价格为16. 8元。 当记者询问两种鳕鱼有什么区别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种都是鳕鱼,但质量也有区别。 这种银鳕鱼片是海鳕鱼,适合老人和小孩儿,能补钙和甘油,质量要好一些。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哈市多家超市和哈达水产品批发市场、南岗区革新水产市场等几个冷冻产品市场,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业户销售的鳕鱼多为去头的鳕鱼和鳕鱼块,而对于这些鳕鱼的产地和种类,商户们都含糊其词,但都信誓旦旦地告诉记者,这就是鳕鱼。 在很多饭店的菜单上,记者也发现了很多这些鳕鱼加工制作的菜肴,像香煎鳕鱼、风味鳕鱼、香辣鳕鱼等等,每份价格也仅售二、三十元。 低价 鳕鱼可能是油鱼人食用后会导致腹泻在市场走访中,一位多年经营冷冻鱼的业户告诉记者,市场上销售的每斤几元钱、十几元一斤的鳕鱼和银鳕鱼根本不是鳕鱼,而应该叫油鱼,市民在饭店常吃的风味鳕鱼也是用这种油鱼加工制作的,真正的银鳕鱼在哈市市场上很难见到,即使有货,批发价格至少也要在每斤75元以上,零售价则要达到每斤百元以上。 记者采访了哈市农委水产处和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由于鳕鱼、油鱼都属于深海鱼类,哈市研究淡水鱼的专家并不熟悉其分类和营养构成。 记者又电话采访了大连水产研究所一位专家,专家表示,根据记者的表述哈市市场上销售的鳕鱼可能是油鱼。 那么油鱼又是什么鱼? 据水产专家介绍,油鱼是棘鳞蛇鲭和异鳞蛇鲭的通称,外形与鳕鱼长得有些近似,但并非一个种群。 由于目前市面出售的鱼都是去头、切块销售,一般消费者凭外观很难分辨。 油鱼含有人体不能消化的蜡脂,人体难以消化。 部分人食用后会累积于直肠,会导致腹泻、肠胃痉挛等不适,有实验报告显示,44人进食油鱼后,20人出现不适,当中80%出现排油腹泻、50%出现肠胃痉挛、35%头痛,以及25%有呕吐情况。 油鱼的商业价值并不高,属低价鱼类,因为含油量高,主要用于提炼工业用润滑剂。 全国各地类似投诉不断从2009年开始,全国多个城市都出现过将油鱼冒充鳕鱼卖,导致消费者出现腹泻问题的报道。 2009年6月,河南电视台报道了郑州市民刘先生在一家大型超市买鳕鱼后回家烹煮,吃后刘先生的父亲胃疼了一夜,女儿腹泻,排便排出了有鱼腥味的油状物一事。 记者在刘先生买鱼的那家超市花6元钱购买了不到半斤的鳕鱼块,送交省农科院化验室检测脂肪含量,根据农科院出具的检验报告,标明记者送检的样品脂肪含量高达18. 16%。 而真正的鳕鱼脂肪含量应在5%以下。 根据检测结果,省水产研究院专家鉴定出了这块超市鳕鱼的种类:可以肯定这不是真正的鳕鱼,是油鱼。 2009年9月,北京媒体以《超市鳕鱼多非真品 食用或有腹泻等不良反应》为题报道了类似情况。 2010年1月,杭州《每日商报》接到消费者投诉,28元一斤买来的鳕鱼块给小孩吃后就出现了腹泻的状况,经记者调查,发现这种所谓的鳕鱼其实就是油鱼,媒体曝光后,经销商以退一赔一的方案给予消费者赔偿。 在国内一些妈咪宝贝论坛上,一些年轻妈妈将自己买到的鳕鱼图片展示出来,表示对无良商人这种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的做法深感不齿,也希望所有的妈妈千万注意,不要上当受骗,保护好自己的宝宝。 油鱼被多国列入禁止食用名单记者在搜索油鱼的相关新闻时发现,由于引发腹泻的机制未完全明确,油鱼已被欧美多个国家列入禁止食用名单,不少国家禁售或不建议国民食用油鱼。 美国:曾于上世纪90年代禁运该鱼,现已经解禁,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仍然反对进口和州际交易油鱼。 日本:厚生劳动省列油鱼为有毒鱼,禁止入口。 欧盟:出售蛇鲭科鱼制品时,须以包装形式出售;必须加上适当标签,提供有关烹调方法的资料;必须标示有关鱼类可造成肠胃不适的风险;标签必须附有学名及俗名。 意大利:官方列为禁止入口鱼种。 澳大利亚:公告为不建议食用鱼类。 新西兰:政府建议业界不要供应连皮的油鱼予食客,食肆应告知顾客有关的健康风险。 加拿大:建议不要大量食用;采用能去掉部分鱼油的方法调制,减少潜在风险。 新加坡:政府要求业界必须正确标示两种鱼类,并建议采用烤的烹调方法,减少当中的油分。 英国:英国食品标准局于2001年及2003年发出警告,指示食物供应商,勿将油鱼与相似的鱼类混淆。 中国香港:2007年8月,食物安全中心推出《有关识别及标签油鱼/鳕鱼的指引》,建议所有入口商都应将棘鳞蛇鲭和异鳞蛇鲭的俗名定为蜡油鱼和oilfish,同时不可使用鳕鱼等其他俗名,以供业界和消费者分辨。 目前,我国并没有对油鱼这样鱼类有禁止或者限制食用的规定,只对河豚等极少数鱼类下了限令。 鳕鱼和油鱼有什么区别? 据专家介绍,鳕鱼种类很多,以银鳕鱼最好。 银鳕鱼是冷水深海鱼,原产于从北欧至加拿大及美国东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 一般捕捞个体的体重可达11. 5公斤,最大的可达1. 8米长,91公斤重。 目前鳕鱼主要出产国是加拿大、冰岛、挪威及俄罗斯,日本产地主要在北海道。 鳕鱼已被列入濒危鱼种,捞捕量被严格限制。 银鳕鱼肉质细嫩,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在欧洲被誉为海中黄金。 真正的银鳕鱼看上去鳞片小,身上有小小的银色圆点,肉色较浅。 油鱼肉质较硬,肉色较暗淡。 学名为异鳞蛇鲭、棘鳞蛇鲭,还有仿雪鱼、牛油鱼等别称,属深海鱼. 在国外,油鱼多作工业用途,主要是提炼工业用润滑剂。 两者的口感有着明显差别。 银鳕鱼口感甜滑,入口即化,肉质非常细腻,可以像三文鱼那样蘸辣根生吃,有独特的清香和鲜味。 油鱼用油煎熟后有肉香味,吃起来十分油腻,煮熟后肉质很粗,口感较差。 发布时间:2024-10-29 08:29:07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