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提高母猪产仔数措施 内容: 1、控制猪舍温度。 实验证明,高温对母猪繁殖有不良影响,胚胎死亡和温度有很大关系,配后15天影响。 如舍温高达35℃时,产仔数为11. 7头;如舍温控制在21℃左右,产仔数可达12头。 可见适宜的温度对增加产仔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后备母猪的适宜温度为7℃-20℃,妊娠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1℃-15℃。 高温能引起母猪体温升高,子宫温度高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胚胎的附着,胚胎死亡率高,产仔数少。 为提高母猪产仔数,应适时采取降温措施,使舍内温度不超过21℃。 2、猪群胎次结构。 合理的胎次结构,能提高猪群的生产水平。 胎次不同产仔数也不同。 其规律是,胎产仔数少,第二胎开始逐渐增加,第四、五胎的产仔数,以后逐渐下降,从十一胎开始降至平均数以下。 因此,应有计划地淘汰更新猪群,把老龄猪、繁殖性能低的猪淘汰掉,补充优质的后备猪,使猪群保持合理、稳定的胎龄结构。 合理的胎龄结构应是,三,四、五、六胎的占60%左右;一、二胎的占30%左右;七、八胎的占10%左右。 窝更新率应以14%-15%为宜。 3、双重交配。 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用两个品种或一个品种的两头公猪,间隔15分钟-20分钟各配一次,即为双重交配。 这种交配方式能增强母猪的兴奋性,加速卵泡成熟,增加排卵数,缩短排卵时间,增加卵子对精子的选择机会,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还能使仔猪健壮,生命力强。 4、更新猪群。 选留优质的后备猪,逐渐地更新猪群,是猪群的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 在选留后备猪时应符合选种计划规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 个体选择要严格,体质要健壮,结构良好,乳头不低于七对,排列整齐,无内翻乳头、瞎乳头、小乳头等,对后备猪还要加强培育,使之发育良好,具有良好的繁殖体况。 初配年龄不低于8个半月,体重在110公斤以上。 5、提高母猪配种前后的营养水平。 配种前母猪增加营养,叫做催情补饲。 在短期内改善膘情,可以提高繁殖效果。 限饲母猪在配种前催情补饲一个发情周期,会产生与整年优饲母猪同样多的卵子,而且短时间(6天)进行催情补饲也会增加排卵数。 但催情补饲只适用于限饲和瘦弱的母猪。 其具体做法是,每头每日增加喂料量1. 5公斤,使日总喂料量达到2. 7-3. 2公斤,如不增加喂料量,也可在日粮中增加脂肪,其添加量为饲料喂量的5%-10%,催情补饲适宜的时间是在发情前11天-14天。 6、加强公猪的饲养管理,有良好的精液。 种公猪的饲粮每公斤应含消化能12. 55-13. 39兆焦,含粗蛋白质12%-14%、钙0. 65%、磷0. 55%。 日喂2. 5公斤-3. 5公斤饲料。 每天上下午各运动一个小时,使公猪体质健壮,达中上等膘,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从而提高母猪受胎数和产仔数。 发布时间:2024-10-24 08:10:5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