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颡鱼图片大全 内容: 黄颡鱼是鱼类的一种,喜欢在浅滩生活,白天基本躲得看不见踪影,到了晚上就都出来了。 食用黄颡鱼的好处很多,而且经烹饪后是一道特别好吃的菜。 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关于黄颡鱼的一些生活习性及营养价值吧。 黄颡鱼图片大全黄颡体长123~143mm,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 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 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 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之后。 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 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 背鳍条6~7,臀鳍条19~23,鳃耙外侧14~16,脊椎骨36~38。 背鳍部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较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 胸鳍硬刺较发达,且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具30~45枚细锯齿,后缘具7~17枚粗锯齿。 胸鳍较短,这也是和鲶鱼不同的一个地方。 胸鳍略呈扇形,末端近腹鳍。 脂鳍较臀鳍短,末端游离,起点约与臀鳍相对。 进食较凶猛。 公母颜色有很大差异,深黄色的黄颡鱼头上刺有微毒。 黄颡鱼营养价值黄颡鱼富含蛋白质,钙、磷、钾、钠、镁等矿物元素,营养含量丰富,药用价值高。 黄颡鱼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的功效,有利于生长发育。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 维持血压正常。 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每100克黄颡鱼中,含有蛋白质519克,尼克酸3. 7毫克,碳水化合物7. 1毫克,钙59毫克,磷166毫克,钾202毫克等。 如何挑选黄颡鱼质量好的冷冻鱼,眼球饱满凸起,新鲜明亮,眼睛下陷,无光泽的则质次。 外表色泽鲜亮,鱼鳞无缺,肌体完整;如果皮色灰暗,无光泽,体表不整洁,鳞体不完整的为次品。 肛门完整无裂,外形紧缩,无浑浊颜色,如果肛门松弛、突出,肛门的面积大或有破裂的为次品。 冷冻鱼解冻后,肌肉弹性差,肌纤维不清晰,闻之有臭味的为变质冷冻鱼;贮存过久的冷冻鱼,若鱼头部有褐色斑点,腹部变黄的,说明脂肪已变质,这种鱼不可食用。 黄颡鱼种类的区分常见的黄颡鱼有4种(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长须黄颡鱼),这四种鱼在动物分类学中均同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 其体型很相似,但仔细观察完全能区分。 黄颡鱼俗称:黄腊丁、黄骨、央丝等。 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短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 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 臀鳍条21~25,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 个体较大,最大可达0. 75公斤左右。 瓦氏黄颡鱼也称江黄颡鱼,俗称:硬角黄腊丁、江颡、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角角鱼、嘎呀子等。 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 胸鳍刺比背鳍刺短,后缘具锯齿。 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 个体大,最大可达1公斤左右。 光泽黄颡鱼俗称:尖嘴黄颡、油黄姑、三角峰等。 特征: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 胸鳍刺较背鳍刺稍短。 后缘锯齿细小。 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 个体小,常见为8~14厘米。 长须黄颡鱼也称岔尾黄颡鱼,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 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 尾鳍深分。 鼻须全为黑色。 个体不大。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边,小编来总结下,黄颡鱼营养丰富深的吃货们的喜爱,吃法也很多满足了不同口味的人群。 黄颡鱼种类也很多,不同种类外形也有不同的区别,喜欢吃黄颡鱼的要注意选好自己喜欢的种类购买。 发布时间:2024-10-13 07:17:07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