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田螺养殖利润高,亩产和技术一定得清楚! 内容: 养殖青蛙亩产多少斤一。 每年夏天的长沙街头总是少不了小龙虾和嗦螺的身影,其中嗦螺是用田螺烹炒的。 而田螺除了可供使用外,还可以用来做饲料,养殖利润还是很高的,那它亩产多少? 养殖技术有哪些呢? 这些问题都是养殖户需要清楚的。 一、田螺的基本情况1. 田螺的产地田螺又称中华圆田螺和螺坨,是一种卵胎生的软体动物,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有分布的,喜欢在群集在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新且有微流水的水域中;田螺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主要是吃水生植物的嫩茎叶和有机碎屑等。 2. 田螺的形态田螺的身体供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头、足、内脏囊等,头部长有口、眼、触角等,体外有一个保护防御的外壳,身体的腹面的足肌很发达,足底的膜片会在休息或者遇到危险时盖上,另外田螺的血液和一般的动物不同,它的血液是白色的,一般我们吃的是田螺的肉质足。 3. 田螺的价值田螺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有清热止渴、利尿通淋、明目退黄等作用,对于治疗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而且田螺肉还可以作为杂食性水产动物的饲料,像、河蟹、小龙虾、青鱼、鲤鱼、鳖等,而且用田螺肉喂养的水产口感好、肉质细嫩,很受消费者欢迎;另外将田螺壳粉碎磨成粉,可以添加到猪饲料中,能够给猪补钙。 二、田螺养殖亩产量和利润是多少? 一般产量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了,所以下面就将田螺的亩产量和养殖利润简单介绍下。 wWw. YZ023. COM1. 田螺在每年的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每只田螺能产二三十只小田螺,一年能收大概三次,每年的亩产量可以达到两千多公斤。 2. 从湖南益阳田螺养殖户刘先生那里了解到,一般养殖田螺的成本包括引种、饲料、药、水电和其他一些费用,综合大概在1000元/亩左右,除去成本后的利润大概在3000元/亩;另外头年留下的大螺还可以作为种,这样来年种苗钱都省了,利润也就更高了。 三、田螺养殖技术有哪些? 养殖田螺想要有高产量、高利润,养殖技术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随植物59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1. 养殖田螺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最好是有流水。 养殖池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养殖场地的实际情况做调整,只要在池子的四周做埂并设进出水口和拦网就可以了,可以适当的在池子里种一些水生植物。 2. 每平米放养一百个左右的田螺,可以投放青菜、米糠、鱼内脏、豆饼等作为食物。 或者是用食用菌渣、花生麸或豆麸、骨粉、玉米粉或大米粉、桑叶粉按重量份数配比投喂。 3. 一般每两三天进行一次投喂,投喂的量根据摄食情况来确定,每次的投喂时间以上午为佳,饵料投喂地点无需固定,若温度低于15度或高于30度可以停止投喂。 4. 田螺以微流水养殖为佳,要经常性的王池子里注入新水来调节水质;当田螺冬眠时大概每四天左右换水一次,待饲养一年后,就可以采捕上市了,这时候要注意捕大留小,将幼螺和部分母螺留下补种。 田螺的养殖难度不大,而且抗逆性强、繁殖率高、生病也少,是一个不错的养殖项目,想要搞养殖的朋友不妨考虑一下。 相关推荐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 泥鳅养殖一亩产多少斤泥鳅,又名泥鳅鱼,想必大家对它还是非常熟悉的,常生活在稻田、池塘以及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 另外泥鳅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因为它是一道营养价值非常高的美食。 很多人看到了泥鳅的养殖前景,纷纷开始加入这个行业。 不过养殖之前了解其相关的成本和利润是非常有必要的。 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下面小编以养殖1亩水面的泥鳅投苗400斤为例为大家分析一下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吧! 1、场地租金:(各地不同,自己调节数据),1亩泥鳅池塘,场地租金成本500元左右2、场地改造:挖机施工每小时160元需工作4小时等(现有池塘除外)需640元。 3、购苗种资金:1亩水面,投放泥鳅苗400斤以28元/斤计算需11200元4、饲料成本:投放400斤泥鳅苗,产出2800斤泥鳅计算,按我公司的饲料配方养殖。 如:水生物、蚯蚓、米糠、麦麸、豆渣、豆饼、小麦、玉米、鱼粉等做饵料,饲料成本在3200元左右5、其他费用:渔药、水电、网具等其他开支400元6、养殖周期:泥鳅一般饲养3-4个月达到上市规格,养殖总成本15940元7、产出:养殖1亩泥鳅,投苗400斤,可产商品泥鳅2800斤左右,商品泥鳅的市场价格按保底价12元/斤计算,2800斤泥鳅收入为33600元。 8、利润:收入33600元-投资15940元=17660元/亩(如一年投种苗2批,效益更高)。 泥鳅养殖一亩产多少斤这要根据你用哪种方式养殖,如水泥池单一养殖、池塘混养、稻田养殖等。 其中水泥池单一养殖相对来说放养量较大,一亩放5cm-8cm的苗30000条左右比较适中,养殖8个月,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 泥鳅的生活习性1、栖息: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 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 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 2、繁殖: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 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3、呼吸: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 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 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 泥鳅的品种分类1、青鳅:青鳅一般称泥鳅,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 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 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 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 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 体表粘液较多,头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较小。 2、大鳞副泥鳅:大鳞副泥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 体形酷似泥鳅。 须5对。 眼被皮膜覆盖。 无眼下刺。 鳞片大,埋于皮下。 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 尾柄长与高约相等。 尾鳍圆形。 肛门近臀鳍起点。 3、中华沙鳅:中华沙鳅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又称钢鳅。 吻长而尖。 须3对。 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 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 颊部无鳞。 肛门靠近臀鳍起点。 尾柄较低。 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 从上文中可以看得出来,泥鳅的利润还是非常高的,有想法的可以进行考虑一下。 不过养殖是具有风险的,大家也不能够盲目,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慎重考虑。 蜈蚣养殖的成本和利润高吗蜈蚣是一种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节数构成,它的外形令人感到畏惧,尤其是在夏天的农村潮湿的地方,经常有蜈蚣身影的出现。 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它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的。 随着生活的发展,野生蜈蚣比较少见了,常见的大多是人工饲养的。 蜈蚣养殖的成本和利润高吗? 养殖技术要点有哪些? 一、蜈蚣养殖的成本和利润高吗? 1、蜈蚣养殖成本和利润分析一般来说,蜈蚣养殖所投入的成本并不高,它的饵料来源也十分丰富,也不需要引种,可以直接去野外捕捉。 不过野生的比较少以后,还是需要购买的。 那么成本大概可以这样总结,主要是购买蜈蚣、饲料费用、人工费用、养殖场所建设费用、药物费用、租地费用(如果是自己家地的话就不需要这笔钱)。 具体的利润要根据养殖数量、市场价格等因素来决定,总利益减去成本价格就能够得到收益。 2、养殖蜈蚣赚钱吗? 养殖蜈蚣是否赚钱这个问题我们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判断分析,第一,根据蜈蚣的市场需求来看,蜈蚣的加工产品需求量超过蜈蚣的本身,但是市面上蜈蚣供给量比较少;第二,蜈蚣的市场价格是比较高的,因为蜈蚣的加工产品售价也比较贵;第三,蜈蚣养殖比较冷门,入行的人也比较少,因为养殖风险也是挺大的,不敢轻易尝试,一旦尝试的话赚钱的机率也是比较大的。 但总的来说,养殖蜈蚣是否赚钱还要看你自己的养殖技术以及当年的市场价格来定,这里只能供大家参考。 二、蜈蚣养殖技术要点1、蜈蚣养殖场所必须安静因为蜈蚣养殖过程中,产卵和孵化的时候是需要保持安静的,如果环境太吵闹了,会出现异常的现象,比如自己吃掉虫卵或者幼体的现象。 2、产卵前雌雄要分开饲养蜈蚣雌雄产卵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很容易出现没有产卵的雌体抢食卵的现象,所以要分开饲养,进行隔离。 3、蜈蚣孵化产卵之前要加强喂食蜈蚣孵化产卵期间是不喝水、不进食的,为了不让本身的影响过度消耗,在产卵之前就要加强喂食,储存一定的能量。 平时要注意增加喂食量和增加食物的种类。 4、养殖场所必须阴暗蜈蚣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所以养殖场所要将窗户遮挡住,以防有强光照射进来。 为了促进产卵的话,晚上可以用瓦数比较小的红光照射。 不要随意的移动里面的器具,以免出现声音,引起躁动。 总的来说,要想入行必须提前做好市场调研,知道养殖风险大小,再做好准备工作。 养一亩田螺有多少利润田螺也叫螺蛳,现在田螺的市场行情还是相当不错的,随着野生田螺资源的减少,人工养殖田螺也就成为了一个快速的致富项目。 那么养一亩田螺有多少利润? 养殖田螺4大注意事项一定要了解! 一、养一亩田螺有多少利润? 1. 养殖成本田螺养殖的成本其实是比较低的,首先就是它引种很容易、其次就是田螺很容易养活、还有就是田螺繁殖能力高、生长速度快、最后就是田螺的养殖成本低。 一般养殖一亩田螺的成本包括引种费约为五百三、饲料费为两百五、药物及水电费为八十、其余的成本开支约为一百三;也就是说养殖一亩田螺的成本约为一千来块钱。 2. 养殖利润田螺养殖成活率一般能达到百分之就是以上,那我们排除一些情况后,养殖的成活率算百分之九十,那么差不多就是有五万四千只田螺,也就是差不多五百四千公斤。 按照每公斤六块钱大的话,养殖一亩的利润就是三千二百多块钱,也就是说净利润是两千二百多块钱左右看,这样来分析的话,虽然养殖田螺赚钱,养殖的利润空间也比较大。 二、田螺养殖4大注意事项! 1. 水温田螺生长适温为20-26度,这时田螺摄食量增加,是生长最快的时期,但在水温超过30度时,田螺会钻入泥土中中避暑,不进食,停止生长。 时间一长,田螺的肉质会受到影响,变硬乏味。 所以要想将田螺养好,水温是重要点,养殖时最好将水温控制在26度以下,水位在25-35cm最佳,冬季时寒冷,可将其降至20cm。 2. 水质除了水温需要注意外,水质的好坏也是影响田螺养殖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养殖时保证水质的良好是首要条件,首先含有大量的铁和硫物质的水决定不宜养殖田螺。 这时因为水中含铁量过高,在放苗后会导致幼苗大量死亡,这种死亡率极高,就算能成活,螺壳上也有大量的红锈,而且螺肉也是呈棕红色。 同样含硫量高的水养殖,虽不会造成田螺死亡,但是养殖出的田螺会有一股硫臭味,食用率极低,此外对于水体的溶氧量要求也高,田螺对于溶氧量极为敏感,但溶氧量达3. 5毫克每升时,就会停止摄食,当溶氧量低于1. 5毫克每升时,会窒息死亡。 在夏季高温时,水质极易变质,要定期加水或换水,调控好水质,最好保持水体流动。 3. 饲料投喂田螺是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用水深植物和藻类,在人工养殖时主要喂食蔬菜、瓜果,但要注意的时不要喂食变质、腐败的饲料,另外要将残存饲料及时捞出清理,以免污染水质,尤其在夏季时,这些主要饲料极易变质。 投喂也要注意时间和方法,前面以说过,在水温20-26度时摄食旺盛,而夏季高温,白天的温度都会超过这个温度,所以在夏季投喂时最好选择在傍晚时。 如果是鱼落混养模式,可在水体中中施肥培育浮游植物,这样可少投饲料或不投饲料。 4. 其他田螺养殖模式有稻田养殖和池塘养殖,其中稻田养殖要注意农药、化肥危害,要注意使用剂量,以免影响到田螺的生长。 还有天敌的疾病的防治,天敌主要有蛇鼠鸟等,要及时清除水中的杂草,加强巡视工作,发病天敌和病害及时处理。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植物59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一亩田螺利润以及养殖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养殖户。 本文综合于互联网。 养鲥鱼挣钱吗? 对养殖技术要求高,利润高风险也高鲥鱼主要分布于中国东海和南海,是一种很珍贵的食用鱼。 鲥鱼是营养价值非常高,蛋白质非常丰富,鲥鱼的脂肪含量几乎是所有鱼类之首,鲥鱼的鳞片也有清热解毒的效果,食用鲥鱼可以滋补强身。 但是在八十年代左右,野生鲥鱼已经濒临灭绝,所以许多养殖户都很关注,养殖鲥鱼的市场前景好不好,接下来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吧。 养殖前景分析鲥鱼在市场上是比较少见的鱼类,人们对其了解也是非常少的。 鲥鱼在当前市场上的价格是比较高的,也由于鲥鱼的自身价值高,所以养殖鲥鱼的前景也是非常大的。 也因为当前市场上鲥鱼的供给量比较少,所以鲥鱼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大的,养殖户们可以多了解一下市场做些宣传来提高自己的销售量。 养殖鲥鱼赚钱吗因为随着生活质量的发展,鲥鱼的自身价值也提高了人们对它的关注,所以当前市场上鲥鱼的供给量赶不上需求量,造成一种供不应求的现象。 而当前市场上鲥鱼的价格也是相当高的,比普通鱼的价格要高出十倍左右,所以由此看来,养殖鲥鱼的利润是非常高的,但是也因为鲥鱼的养殖技术并不是很完善,所以养殖户要适当的考虑一下。 鲥鱼的养殖风险鲥鱼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一旦离开水见到风就会导致死亡,所以活鲥鱼是非常难吃到的。 现在鲥鱼的养殖技术也不成熟,养殖的环境也需要非常安静,养殖时候需要照顾的时间也非常多,也因为鲥鱼的较贵,养殖风险也是非常高的。 所以为了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一定要注意水质和环境。 鲥鱼的价格鲥鱼是非常娇贵的,也因为它的较贵,它的市场价格就不可能低。 不同的质量鲥鱼的价格也是不同的,现在野生鲥鱼非常少,所以野生鲥鱼的价格可以买到一斤一千的高价,而人工养殖的鲥鱼是每斤一百五到四百左右,冰冻的鲥鱼只有每斤五十元左右了,价格跨越度还是很大的。 只有虽然人工养殖的鲥鱼没有野生鲥鱼那么昂贵,却也是比普通鱼类贵很多倍了。 由此可见,鲥鱼的利润空间是非常大,鲥鱼的价格贵有贵的原因,大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养殖鲥鱼,毕竟风险和利润是并存的。 定期消毒不一定全对,正确的处理方式了解一下! 很多小龙虾养殖户都有一个习惯:定期消毒! 或是一碰到龙虾出现问题,二话不说,先泼消毒剂。 请问: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很多朋友往往都说不清楚。 或许也是在一些消毒产品说明书上看到的,确实,市场上消毒产品琳琅满目,有些“消毒剂”说明上有类似说法“定期使用,防治虾病”。 其实呢,从养殖生态学角度以及一线实际积累的经验来看,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为什么呢? 我们来一一分析。 定期消毒不一定对我们每一口池塘,就好比一个单独的小村庄,村子里面有水稻田,有猫狗,有老鼠蟑螂,还有村民。 做一个类比,我们池塘里面的鱼虾,就好比村民,这个是最重点保护的,藻类就好比水稻,能够吸收肥料,产生氧气,猫狗比作有益细菌,老鼠蟑螂自然就是有害细菌,很多时候小狗也能帮着清除一些残羹剩饭,好比池塘里面的残饵粪便,老鼠蟑螂就不用说,人人喊打! 池塘里面的有害细菌,也是这样的。 如果定期使用消毒剂,对池塘大规模释放有毒物质的同时,是会死一些有害菌,但也会死很多藻类和有益菌的! 消毒剂的作用是有时限,从6小时到48小时不等,消毒剂作用消退后,这些浮游动植物及细菌死掉的尸体,都是蛋白质,都是细菌培养基,如果水质不好,很快,一些残留的,生命力强的细菌,又会利用这些营养源重新繁殖,扩大,然后,隔一段时间,池塘好像就又不正常了! 然后又消毒,杀虫,杀菌! 进入一个死循环! 经常使用消毒剂的池塘,想达到稳水的目的,几乎不可能! 所以,定期消毒,杀虫,不一定是对的,会破坏池塘环境。 鱼虾往往长不好。 正确的处理方式池塘养殖,若是需要消毒,一定要及时补充有益菌,让有益菌快速繁殖,占据优势位置,而且要定期补充,保持有益菌优势,这样池塘的水色才会保持稳定。 1、放苗前,如果有彻底清塘,放苗前不要再消毒。 只需要在进塘前,把鱼虾苗药浴一下,可以使用虾蟹优维或VC应激灵,浸泡几分钟,放进池塘,做好抗应激工作就好;2、平时养殖过程中,注意调好水改好底,若是发病了,按照专业人员建议,选择消毒剂。 不同病害,水质,使用消毒剂也是有讲究的,且持续时间也不一样。 可选用10%复合碘溶液等。 这些都是养殖细节。 3、消完毒后,根据选择消毒剂种类,在12-48小时内,赶紧使用有益菌,补菌,调水,培水。 例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全塘泼洒。 这样能够很好的分解死藻,残菌,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维持水体环境正常。 好了,今天我们就虾塘是否需要定期消毒做了一个阐述,大家觉得如何呢? 如果有个人观点,不妨在评论区表达,一起来讨论学习! 发布时间:2024-10-02 08:30:08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