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扇贝养殖--海田里播种希望 内容: 眼下,我市扇贝的收获期刚刚结束。 辛苦了一年的扇贝养殖户们终于可以喘口气,踏实地休息了。 12月17日,记者走进北戴河新区留守营管理处水沿庄村扇贝养殖大户刘吉春的家,阵阵海腥味儿迎面扑来。 在这个干净的农家院落里,最显眼的还是堆放在墙角的足有两层楼高的扇贝笼,它们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闪着暗青色的光。 今年海水水质特别好,扇贝的亩产和单产都要高于往年,是近三年来长势最好的一年。 刘吉春的脸上难掩欢喜,今年他养了两万笼扇贝,与去年相比,不仅贝柱的产量增加,而且产出的贝柱个儿大、圆润,还赶上好行情,卖上了好价。 去年,由于扇贝滞长、人工成本高等原因,90%的养殖户都赔钱,我也赔了一 万多,但是你不能因为去年赔钱,今年就不干了,还是得坚持,舍得投入才能有产出,毕竟这些年扇贝在市场上是很俏销的,价钱还有逐年上涨的趋势。 刘吉春是个爱琢磨事儿的人。 早些年,他打过工,开过出租车,还养了三年狐狸、貉子,最终他将目光转向扇贝养殖。 咱没有什么大学问,就是琢磨着哪样 挣钱干哪样。 细细算来,每次驾船单程两小时开往11海里外的扇贝养殖区,十三年来,刘吉春在600亩的海田里播种着希望。 养殖扇贝,跟大海打交道,是个风险投资,跟赌博有些类似。 刘吉春说,从最初创业时9000个笼子到今年两万笼的规模,他经历过笼里扇贝只出1斤2两贝丁的惨淡日子,也遇到过投资10万收入30万的黄金时光。 靠海吃饭的人,敬海也怕海。 刘吉春说,因为扇贝完全靠海水中的藻类等微生物自然生长,不需投放任何饵料。 可尽管如此,挑苗、撒苗、分苗、筛苗等 人工环节必须精心,来不得半点疏忽。 更重要的是海水质量要好,微生物等扇贝所食的饵料富足,还要风平浪静,没有天灾,扇贝不逃跑。 今年海上刮了 两次大风,足有八九级,11月中旬那场刮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我们可以在家里不出门,扇贝只能听天由命了。 风停了,我那片养殖区是一片狼藉。 为了挽回损失, 光请人将缠绕在一起的扇贝笼分开,就花了3万人工费。 这钱是被大风刮跑的。 刘吉春无奈地说。 和我们聊天时,坐在刘吉春家里玩牌儿的邻居也分外活跃,时不时地跟我们唠唠养殖户的苦与乐。 最忙的时候就是出扇贝那50来天。 老刘光给出海的、剥扇贝的工人们做饭就得7顿,太辛苦啦! 一位2002年和刘吉春搭伴儿搞过养殖的村民说。 除了是个扇贝达人,刘吉春今年还当上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 在这个有70多户人家养扇贝的村子,如何做好领头羊这个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我们村现在养殖还是一家一户的模式,也就是谁家有活儿了忙不过来,招呼亲戚朋友帮把手。 我琢磨着以后可以成立个养殖合作社。 刘吉春说,他也曾想过贝柱深加 工,不过想到一天收鲜扇贝就得几十万元,因投资太大只能搁置。 作为耕海人,刘吉春说:海里捞食儿的日子,苦乐自知,但这里有收获,也有希望。 发布时间:2024-09-27 08:15:26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6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