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池塘主养鲤技术 内容: 为了进一步普及与推广池塘主养鲤技术,推动养鲁业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提高渔业产量及经济效益,特将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池塘主养鲤技术模式课题组,经过两年科技攻关提出的“池塘主养鲤亩产400公斤,600公斤、800公斤技术方案”介绍给读者,以企盼从中受益。 一、池塘条件1. 水源水量充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无污染,注排水方便。 2. 面积5~30亩,以10~20亩为宜。 3. 水深1. 5~3米,以2. 5~3米为宜。 4. 池形东西长方形,长宽比为2~2. 5:1,堤坝坚实,边坝1:2. 5,不受洪涝危害,池底向一端倾斜,比降0. 3%~0. 5%,淤泥不超过15厘米。 5. 动力有固定电源,渔机正常运转。 二、放养前准备1. 资金亩产400公斤需2000元,亩产600公斤,需2500元,亩产800公斤需3500元。 2. 鱼种采用通过鉴定的优良品种,杂交鲤75~100克/尾,鲢鳙75~100克/尾,白鲫30~50克/尾,鱼种自育或就近购买,严格筛选,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质健壮。 3. 饲料利用本地料源为主,外购为辅,鱼粉、饼粕、玉米、糠麸、淀粉渣、次粉等基础饲料一次备足,其品种按选定配方核定,亩备饲料量分别为1000公斤,1500公斤,2000公斤,添加剂不用过期货。 4. 渔机增氧机分别按0. 32、0. 42、0. 53千瓦/亩匹配。 硬颗粒机50~100亩水面配SLDZ~200型一套,300亩以上可配华达9KI~25型一套并分别配粉碎机一台。 水泵依据面积注排水条件而定。 发电机组50~100亩配30~50KW柴油发电机组一台;其它运输工具、网具、饲养管理工具要相应配置。 三、鱼种放养1. 放养时间秋放10~11月中旬、春放4月中旬,水温8~10C为宜,争取早放。 2. 清塘放鱼前8~10天,用生石灰不带水亩用60~75公斤,水深1~1. 2米用125~150公斤,灰水化后将其浆液全池均匀泼洒。 3. 注水清塘消毒后首次注水1~1. 2米,严禁野杂鱼敌害入塘。 4. 放养亩净产400公斤放养50克/尾910尾,配养75~100克鲢鳙300~450尾或鲢鳙200~300尾、白鲫200~300尾。 净产600~公斤放养50克/1260尾,57克/尾1260尾,100克的放980尾。 配养鱼与上同。 净产800公斤放养50克/尾1800尾,57克/尾1680尾,100克的放1310尾,配养鱼与上同。 鱼种可用5%食盐和5%的小苏打混合液消毒5~10分钟后放养。 四、饲料加工饲料源比例。 动物性5%~15%,饼粕类30%~45%,籽实类10%~15%,糠麸类15%~20%,多维0. 1%~1%,矿物盐类1%~2%,油脂1%~5%。 具体配方1号配方鱼粉8%、豆饼34%、肉骨粉12. 6%、次粉23%、麸子玉米面糠15%,蛋氨酸0. 2%,赖氨酸0. 1%,油脚5%,添加剂2. 2%。 其中粗蛋白含量为28. 7%,粗脂肪含量为8. 5%,饵料系数为2。 颗粒粒度、原料小于40目,鱼体长15~18厘米,粒径为2. 5毫米,体长18~23厘米为3. 5毫米,体长23厘米以上粒径为6毫米。 五、饲养管理驯化:鱼种下塘后每天定点定时边给声响边投料,日投2~3次,每次20分钟,7~10天便可形成摄食群体转入正式投饲。 4~5月2~3次、6月份日投3~4次、7~8月5~6次、9月5~3次,每次时间20~30分钟,以80%鱼饱后离开为标准。 水质管理:每10天加入新水15~20厘米。 水深5~6月中旬,1. 2~1. 5米,6月中~7月中1. 2~1. 5米,7月中~8月末2. 5~3米,9~10月3米,注意水质更新,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 增氧机7月中旬后早午各开一次,每次2小时,水中溶氧低于4毫克/升,或浮头随时开机。 鱼病防治:每20天施生石灰一次,每亩20~30斤,抗菌素每百公斤饲料加40~50克,3天为一个疗程。 坚持早晚巡塘,看水看鱼及设备、设施等情况。 15天测验一次水质情况,指导安排生产。 专人护鱼,防逃、防毒、防盗等。 发布时间:2024-09-19 10:13:2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