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河虾红鳃病的原理及防治 内容: 河虾红鳃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河虾的鳃呈红色的疾病。 河虾红鳃病给河虾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河虾红鳃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河虾红鳃病病原据沈锦玉等(2000)报道,河虾红鳃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能运动,氧化酶阳性,发酵型,产气,半乳糖甙酶、精氨酸双水解酶、柠檬酸利用、吲哚试验、乙酰甲基甲醇试验、明胶酶、葡萄糖、甘露醇、蔗糖均为阳性,赖氨酸、鸟氨酸、硫化氢、脲酶、色氨酶、肌醇、山梨醇、密二糖、苦杏仁甙均为阴性。 对体重4-5克的健康河虾在第三肌节注射菌液0. 1毫升,每毫升含菌3106个,饲养在水温18-21℃,在4-22小时全部死亡,半致死菌量为每只虾1. 68104个-3. 95103个菌。 河虾红鳃病流行情况该病的流行时间较长,全年均有发生,高峰期为8-10月。 发病呈慢性,死亡率一般为30%,发病严重的场死亡率高达70%,主要危害成虾。 河虾红鳃病症状主要症状是两侧鳃呈红色,红色是由红色色素沉积所致。 河虾红鳃病诊断(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2)确诊可采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研制建立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 河虾红鳃病治疗方法(1)外泼消毒药2-3次,最好是选用水产保护神、二氧化氯、伏碘等无残留的消毒药。 (2)疾病严重时需同时内服药饲5-7天。 该病原菌对氟哌酸敏感,可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连喂5-7天。 (3)疾病治愈后,隔2天全池泼1次生石灰,将池水调成弱碱性,再隔2天,全池泼复合光合细菌及将复合光合细菌拌饲投喂,加速虾体康复。 发布时间:2024-09-18 07:17:02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