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猪营养供应需平衡是哪些阶段? 内容: 母猪是整个养殖场的关键,在这三个阶段营养供给要平衡。 母猪繁殖能力的发挥受营养因素影响。 因此,应保证各阶段母猪营养供应。 1. 空怀母猪。 青绿多汁饲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每天饲喂4~10千克,对增加排卵数量、提高卵子质量有良好的作用。 试验证明,在断奶时、配种当天和配种后7天内,给母猪注射200毫克β-胡萝卜素或5万单位维生素A棕榈酸盐,可显著增加初生仔猪的存活率;每吨饲料中添加0. 2克铬,可使头胎母猪产仔总数和存活仔猪数提高20%以上。 空怀母猪膘情要合适,过肥的应限制饲喂,过瘦的应短期优饲,在配种前10~14天提高营养水平。 母猪保持七八成膘,排卵数量多,最易激发繁殖潜力。 2. 怀孕母猪。 怀孕母猪日粮中蛋白质应达到14%,但母猪配种后不宜马上提高营养水平,妊娠早期饲养水平过高,会使胚胎存活率下降5%,其中配种后的1~3天特别重要。 在母猪日粮中补加叶酸,对窝产仔数和初生仔猪存活数有显著作用,特别是饲料中叶酸含量低时效果更明显。 据试验,在每吨日粮中补加1克叶酸,母猪的产仔总数和存活仔数均会提高9%。 大豆黄酮能提高繁殖力,怀孕母猪每千克饲料中添加5毫克大豆黄酮,产后泌乳量可增加10%以上。 妊娠期母猪食欲很强,但若过量饲喂,常常引起泌乳期采食量降低。 因此,妊娠期不要让母猪采食过量。 3. 哺乳母猪。 哺乳期母猪日粮蛋白质含量要求为14%。 泌乳母猪日粮中供给充足的赖氨酸,可减少母猪体重下降,提高仔猪存活率和窝重,第一、二胎母猪食欲较差,日粮中赖氨酸含量应为1. 2%~1. 3%,以后各胎次为0. 95%,缬氨酸与赖氨酸之比应达到1:1. 28。 炎热季节,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2%~3%的油脂或脂肪粉,能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母猪采食量,保证母猪摄入足够的能量,满足泌乳需要。 母猪配种时的体况,与哺乳期的饲养有很大关系,哺乳期母猪体重损失过多,将导致发情延迟或乏情,使繁殖力下降,初产母猪尤其如此。 因此,分娩一周后,哺乳母猪应自由采食,在整个泌乳期,保证供给充足的日粮供应。 发布时间:2024-09-07 10:17:23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