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胸鹀怎么养 黄胸鹀饲养需要注意的地方 内容: 黄胸鹀怎么养,黄胸鹀又叫黄麻雀、青黄雀、黄豆瓣、老铁背等。 属雀形目、雀科。 繁殖于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北部,迁徙时经由东北到南方的云南西部,在海南和台湾等地越冬。 野生的黄胸鹀繁殖快,数量多,容易捕捉,人工饲养方法简单,若能驯化培育成家鸟,将对我国养鸟业是一大贡献,应该引起广大养鸟爱好者的关注。 【形态特征】黄胸鸦的体躯比麻雀稍长一些。 雄鸟的头顶、背部为栗色,两翅各有白斑,胸前有一栗色带,腹部为黄色。 雌鸟的头、背部呈暗褐色并有暗纹,腹部淡黄色。 【生活习性与繁殖】黄胸鹀栖息于草原或森林草原。 主要食物为野生植物种子,也啄食稻子、麦子、谷子、高粱等作物种子,对农业有一定的危害。 营巢于草丛间,巢呈碗状,由草根、草叶、马尾毛等构成。 每年5~7月份繁殖,每窝产蛋4枚,蛋为灰绿色并有灰、褐色的斑纹。 繁殖期间也吃一些昆虫。 【饲养管理】黄胸鹀是食谷鸟,可饲养在封闭底的鸟箢中。 单只雄鸟可用黄雀、金丝雀或沼泽山雀的笼子;成对繁殖鸟可用金丝雀或文鸟的繁殖笼,也可自制40厘米见方的五面封闭、前面有笼栅的方形笼。 笼内放食罐、水罐、栖杠或树枝,笼的后上方安放似金丝雀的敞开巢。 为了取得人工繁殖黄胸鹀的成功,掏取出壳10多天、已长出羽锥的雏鸟饲养成亲鸟。 刚掏出的雏鸟要用鸡蛋黄加鸡用混合饲料再拌上菜泥饲喂。 待雏鸟长大性成熟后,再将感情较好的雌雄鸟配成对,提出单笼饲养。 为了达到人工繁殖的目的,创造一定的宁静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假若亲鸟产蛋后不孵蛋,可用金丝雀代为孵育。 黄胸鹀日常饲养以谷子、稻谷、黍子、高粱、稗子及杂草种子为常备饲料,还要喂点菜叶或野菜,适当补充些沙粒以助消化。 鸦类有很多种,如小鸦、灰头鸦、栗鸦、黄喉鸦等。 其都可按上述方法饲养。 发布时间:2024-09-02 10:07:56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