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池塘水质管理全集 内容: 龙虾养殖的水质管理。 1. 中后期,常规水质、底质养护定期(每7~10天)使用底质改良剂,用微生态制剂调水;并定期根据藻相、加换水情况(每10~15天)解毒。 (调水、护水、肥水培藻前,先用解毒剂消除水、底中的毒素和有害微生物代谢的毒素以及药物残毒和重金属残毒等)“有机酸”“EDTA-2Na”“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络合物”“阿托品化”等的选择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 活化菌种,增强活菌效能将活菌制剂浸泡2~3小时后使用,可使活菌迅速激活和繁殖,同时也是促进藻类生长的营养素,具有培菌培藻、均衡菌相藻相,促进稳定水色的多重功效。 3. 养殖池水pH值偏低(低于7. 5时)(1)提升pH值:换新水,少量多次使用熟石灰(6公斤/亩. 米),连用2~3次,每天1次,期间每24小时检测1次pH值,(5)低气压、闷热、连绵阴雨,应适时解毒并抗应激,高温天气则可选择在夜间10点前泼洒。 7. 水浓、泡沫堆积,透明度小(2)全池泼洒熟石灰将pH值调整至8. 2~9. 2之间;(3)开足增氧机;(4)全池泼洒菌类(以硝化细菌为主),2~3天可降至安全值,随后追肥稳定水质。 如水源亚硝酸盐超标,致使亚硝酸盐居高不下,可定期(7天1次)用解毒剂控制亚硝酸盐的毒性,也能使虾健康生长。 (5)适当换水,最具效果的措施。 (6)如果亚盐很高就需应急措施:马上停食,在池塘中泼洒葡萄糖、食盐、氯化钙或者维生素C制剂,缓解亚硝酸盐的毒性。 (此处是同人体亚盐中毒处理措施)(7)硝化细菌,专一降解亚硝酸盐与氨氮的菌株,自养型微生物,以环境中亚硝酸盐等无机物质为营养,在体内合成自身生长繁殖所需物质。 当然硝化细菌繁殖比较慢,在养殖投料大的情况下,可以提前培养,以备不时之需。 (8)当水体中亚硝酸盐过高时,使用强氧化底改来降解亚硝酸盐16. 亚硝酸盐超标引起中毒和偷死采取解毒排毒→补钙、补能量→培藻肥水→保肝健肠胃、恢复损伤的步骤进行救治:(1)解毒排毒,缓解毒性,降低死亡率:当对虾亚硝酸盐中毒时,最直接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将对虾血液中的毒性排出或降解。 目前实用有效的方法是:上午将用粗盐或海水晶全池泼洒解毒(每亩. 米用5公斤),下午解毒;并在饲料中拌喂食盐和肝脏调理剂以排毒。 (2)补钙、补能量,防应激,维持正常体能:亚硝酸盐中毒后,对虾食欲不振甚至停止摄食,但此时对虾应激所消耗的能量却是平常的5~10倍,一方面是对虾摄取的能量减少(出现软壳、空胃、肝肿等),另一方面是消耗的能量倍增,因此造成对虾在短时间内因能量耗尽力竭而死亡。 因此及时补钙硬壳,补充能量和防、抗应激。 (3)培藻肥水是解决亚硝酸盐的根本方法:藻类生长旺盛不仅可以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而且能够促进水体中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可为亚硝酸盐的转换提供有利的条件,这时候的肥水培藻要求快速和持效相结合,可得到的理想水色和降解亚硝酸盐。 (4)保肝健肠、恢复损伤:对虾亚硝酸盐中毒出现出软壳、空胃、肝肿等,如不采取补救措施,会留下后遗症,如影响摄食、抑制生长,重则停止生长甚至慢性死亡。 因此必须在饲料中拌喂免疫促生长类产品,连喂3天,每天2餐。 17. 养殖水体氨氮、硫化氢超标适当换水,全池泼洒熟石灰,将pH值调整至8. 2~8. 5之间,开足增氧机,如氨氮、硫化氢居高不下,可定期(7天1次)采用解毒剂控制氨氮、硫化氢的毒性,也能使虾健康生长。 18. 虾池水体发光造成水体发光的原因是发光细菌,发光甲藻和夜光虫大量繁殖所致。 处理:加淡水20公分然后消毒于夜间使用,视情况轻重用1~2次。 随后及时培肥水质,夜光即可消失。 19. 对纤毛虫的处理(1)肥水:迅速肥水培藻。 (2)促进蜕壳:使用茶籽饼,或者加水促进对虾脱壳。 解毒,然后将多糖和钙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喂3天,可促进蜕壳。 (尤其是在脱壳的前2~3天拌料投喂,早晚各一餐,连用三天,对消除纤毛虫更为有效)20. 养殖过程中发现有杂鱼、杂虾、杂蟹(1)认真检查进水网罩是否有破洞,及时补救;(2)杂鱼:2天后进行解毒。 杂虾、杂蟹:不宜使用杀虫药,应在增氧机附近放置几个网笼,定时收笼,逐步清除。 21. 防、抗应激----风向转变、冷空气南下、温差变化大、季节交替、气候突变前后如恶劣天气持续5天以上,应重复泼洒1次。 (3)增强抵抗力:拌料投喂,保肝健肠,增加对虾的体力和免疫力。 (4)天气变化期间,停止进水和换水,开足增氧机,并减少投喂。 环境突变,充分做好防、抗应激工作,可避免暴发性红体白斑病的发生,化解养殖危机。 22. 防、抗应激--台风、暴雨、连绵阴雨天,虾塘怎样处理台风、暴雨容易造成温度、盐度、溶解氧水体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下降,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倒藻”,对对虾极为不利。 大量实践表明,浓水色和低透明度更易抵御灾害性天气。 浓水色和低透明度的最大特点,是池中浮游植物比浅水色和高透明度更丰富。 更丰富的浮游植物可以放出更多氧气。 更多氧气对促进对虾正常生长和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更有利。 (1)养成收听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关注1周内的天气情况;(2)将肥水产品浸泡2小时后全池泼洒,可维持风雨期间菌相和藻相平衡;(3)在下雨期间必须开足增氧机,并减少投喂(可适当停餐);(4)同时解毒和防抗应激;雨后追肥、培菌和补钙;这样既可保证阴雨天、暴雨天、台风天水色良好不变,同时可预防缺氧、浮头和冒底、偷死现象,使对虾稳渡风雨天。 23. 防应激--冬季养虾,盖(冬)棚前后的管理盖冬棚前后的水体环境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环境封闭、空气不对流、温差增大、光照减弱、藻相不稳定、水质容易泥浊、溶氧不稳定、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容易超标,对虾容易产生应激反应。 一般盖棚后7~10天和盖棚后30多天时易爆发疾病。 管理措施:(1)盖棚前将水色调浓爽,避免盖棚后转水。 (2)盖棚前后用多糖或VC泼水,解除环境的应激。 (3)盖棚前后加强对虾的营养,可用免疫催生长类产品拌料投喂。 (4)保持水体特别是底部的溶解氧,定期预防亚硝酸盐的积累。 (5)定期使用解毒剂。 以上所述活菌一般代指光合、芽孢、乳酸、硝化。 根据情况选择,也可选择市面上的EM菌系列产品。 有更好的管理措施可以相互交流编辑推荐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底质恶化 水质变差到底是为何? 到了四月中旬了,也到了南美白对虾早造虾养殖中后期,这时候很多虾塘出现了底质恶化现象。 南美白对虾是塘底栖息动物,塘底环境是南美白对虾整个生长环境的基础,塘底的好坏对水质构成直接的影响。 而水质的好坏是底质的表现形式,病原通过塘底有机污染物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 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才知道底质的变化。 随着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不断增大,投饵量也随之不断增大,过多的增加虾塘的承载量。 虽然虾塘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种追求高产量的方式对养殖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特别是虾塘底质过度污染,严重的破坏了虾塘原有的生态平衡。 近几年以来养殖难度增加,与气候底质都是有很大关系。 因此,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养水先护底。 一.底质恶化的原因(1)藻类含量高、透明度低、水色浓的池塘,会减弱中下层水体的光合作用,中下层水体产氧能力下降,同时藻类的新陈代谢导致死藻量较大,也会造成底质恶化加快。 (2)在目前高密度、高投饵量、低透明度养虾模式下,大量的饲料残饵、排泄物、浮游生物尸体等有机物不断沉入池底,是造成水质和底质变坏最重要的原因:大量有机质的存在,为池底厌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充足培养基。 (3)频繁使用化学药物消毒,对有益微生物构成极大的危害,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性,致使虾塘逐步失去生态平衡,塘底的自净功能丧失殆尽,底质日益恶化。 (4)养殖水深与增氧能力脱节,造成底层溶氧不足,底泥发臭。 如水深在1. 5米以上的池塘仅有水车式增氧机,因此池塘底层溶氧会经常不足,使有机物在厌氧状态下分解,增加了氨氮、亚硝酸盐的释放量。 (5)大量而频繁地排放水,使池塘泥土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流失,造成塘底“沙漠”化,塘底渗漏,保水、保肥的功能减退。 (6)水较瘦或藻类老化的池塘,藻类光合作用差,溶氧低,导致有害物质降解速度缓慢,底泥容易发臭。 (7)增氧机安装位置不当,未能与池壁形成角度,导致大量脏东西被带到池边角落形成死角,时间久了容易发臭。 (8)经常使用絮凝剂和吸附剂,造成底质中大量的有害物质沉积,底泥变酸、发酵变臭。 (9)砂底池塘,由于砂质颗粒较大,吸附氨氮等有害物质的能力较差,容易发臭。 底质恶化,导致水体红褐色二.底质恶化过程的分析在池塘底部及中下层水体,属于塘底有毒物质向上浮升,水体中有毒物质向下沉积,从而在水底的交汇处形成一个特殊层面。 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排泄量大、藻类死亡、滥用絮凝性底改剂等原因,导致该特殊层面发热、发臭、泛酸、腐败菌(弧菌或嗜水气单孢菌)大量繁殖,生物耗氧量、化学耗氧量特别严重,亚硝酸、氨氮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该层面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聚毒层”,而这个层面又恰恰是南美白对虾的核心生活区。 三.如何判断不良底质1.池边的角落有大量黄褐色泡沫,有异味,不易散开;黄褐色泡沫是水质变坏的表现,有异味证明已出现坏底。 2.料台脏、底部附着胶着物或黑泥。 3.池底在光照强时升起大量气泡或气雾。 4.水质变得浓稠,风吹过水面出现细密的水纹,证明水体的表面张力大。 5.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增高、藻类老化或水浓后突然倒藻。 四.底质恶化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1. 底质过度污染的虾塘,严重的破坏了虾塘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养殖对虾长期处于高应激、高紧张状态,使南美白对虾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侵害,出现生长缓慢、厌食、体弱、疾病不断甚至死亡。 2. 南美白对虾长期在池底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存,会影响其体色及肉质,使其体色不鲜艳,口味差。 3. 同时南美白对虾喜清新的环境,底质污染严重会产生有害物质、不利南美白对虾生长,而且池底污染严重易滋生细菌,细菌大量繁殖则极易引起对虾疾病的发生。 4. “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黑鳃、黄鳃、甲壳溃疡、白浊偷死等各样南美白对虾主要病害则随之而生。 长期底质恶化,导致南美白对虾出现黑鳃等疾病五.解决方案1. 虾塘淤泥厚,可以充分晒塘,以阳光将淤泥中的有害物质分解下,将有害菌通过紫外线杀死,充分爆嗮以后底会更硬一些,不管是对对虾的生长环境,还是以后抓虾,都是有好处的。 2. 清塘时期药品残留,这个要注意,在清塘时期要有目的性的选择合适的,低毒性药品,并且持续时间短的。 千万别选择会长时间残留的药品,一般使用农用生石灰。 3. 晒塘时间太短,会导致淤泥中的有害物质,以及病菌没被紫外线杀死。 因此,安排好时间,增加晒塘时间,另外的衍生方法是,在把塘底充分爆嗮以后,用推土机薄薄的推掉一层,既保养了塘堤,又保养了塘底。 注意的是推过塘底以后,来年要记得多放底肥,以及补充微量元素。 4. 一定要控制好饲料的投放量。 具体方法,放两个观察台,记住,放笼状的,假如是平底观察台,鱼类会吃掉观察台的饲料,造成对虾吃料快的假象。 观察台的饲料投放量,一般是十斤料放一两。 吃料速度以一个小时多两个小时内吃完为准。 这样饲料利用的充分,养殖成本降低,对塘底还更好。 5. 按时使用有益菌类进行生物改底,或者通过各类氧化剂进行物理改底。 6. 水质过肥的话,可以经常性的冲进一些新鲜水,有目的性的进行上一条同类的操作。 7. 天气差的时候导致的翻底,这个危害也很大,容易造成对虾大量死亡。 解决办法是天气很闷的感觉,或者通过气压计看见气压过低了,就勤开增氧机,适当使用一些季铵盐类底改片。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偷死的处理措施养殖问题:福清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到中后期,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台风天气肆虐,近段时间池塘偷死情况非常严重,福清地区杨老板养殖4口塘,从台风鲶鱼过后开始偷死,刚开始几只,十几只,几十只,最后发展到几斤。 情况分析:台风期间气温不稳定,对虾严重应激,加上近期昼夜温差大,对虾体质较弱,恶劣天气影响,对虾的发病率提高。 处理方案:第一天傍晚“底黑安”一亩一包半,“特力灭”加“高效降解灵”,白天用“六味神草液”加“菌毒双克”混合泼洒连用三天。 结果分析:对虾偷死现象得到控制,偷死数量明显减少。 对虾养殖中后期弧菌较难杀灭,反弹比较快,所以采用自下而上混合消毒的方法,“底黑安”主要成分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为抑菌型改底,能消除池底有害菌的繁殖。 “特力灭”是新一代生态消毒剂,主要成分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高效降解灵”可打破水体表面张力增加水体溶氧。 “六味神草液”加“菌毒双克”,清热解毒保肝护肝,以上方案和合理使用,使南美白对虾偷死现象得到控制。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巡塘所应观察点巡塘最好做到早、中、晚、午夜各一次,而巡塘过程中最好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池塘闸门是否严密,堤坝有无缺口;及时修补。 (2)注意虾塘内的水位变化,及时加水。 (经常性换水,应激性小;不是经常性加水要注意应激)(3)观察水色、注意池水浓度和有无异味逸出,及时处理。 (注意水华,腥臭等)(4)察看池底污染状况、注意黑区扩大范围,及时排出底层水。 (池塘底部亚盐、氨氮浓度,有机黑泥厚度)(5)检查饵料流失和消耗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根据长势表格科学计算投喂量,再根据实际养殖中环境、天气、水体肥瘦、病害等调整投喂量)注意天气和潮汐变化趋势;(6)观察对虾蜕壳数量。 (前期对虾蜕壳频繁,要注意加水、降雨、潮汐,根据对虾体质反映的情况,选择性的添加多维、多矿类)(7)注意虾塘内丝状藻类繁殖生长情况。 (大型丝状绿藻跟丝状蓝藻,大量爆发造成水体缺氧,营养物质积累,水体二次污染。 易堵塞鳃丝致氧死亡)(8)注意虾情动态、观察对虾有无反常行为;(吃料速度,独游,浮头等)(9)夜间观察虾塘内的发光现象和强度;(夜光藻、弧菌)(10)观察对虾可能发生浮头的各种迹象;(11)注意观察虾塘内的敌害生物;(12)暴雨之后注意池水分层现象;(温度、盐度、PH)(13)观察同一虾塘内对虾个体有无出现大小悬殊的情况等。 www. ohei. cn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后期池塘水质管理全集》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龙虾养殖的水质管理”专题。 发布时间:2024-08-29 08:30:07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