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日本对虾人工养殖技术 内容: 日本对虾耐低温,可在秋季放苗,冬、春季收获,适宜我国东南沿海在冬季进行第二或第三茬养殖,是海水虾类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 日本对虾具有活力强、耐干露的特点,适于鲜活上市,售价高,故有利于提高养虾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本地日本对虾的养殖普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将日本对虾养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放苗前准备工作1. 虾池:每个虾池面积不定,一般在10—30亩,池底为沙泥质或泥沙质,水深1. 2~1. 5米,虾池两端设有适当宽度的进排水闸各一座,放苗前一个月排干池水,进行整治:①清理池底残饵、淤泥和杂物;②加固池堤、闸门,堵塞漏洞,进行暴晒;③在放苗前15天清池消毒,每亩施生石灰75公斤,漂白粉8公斤。 2. 水质要求:水质不受污染,硅藻等浮游生物丰富,海水比重1. 010~1. 024,PH值7. 8~8. 6。 放苗前10天左右,虾池进水60厘米,每亩投尿素2公斤,磷肥0. 2公斤,培育基础饵料,使池水呈茶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控制在30~45厘米,使虾苗入池后有足够的生物饵料摄食。 3. 进排水条件:养虾池应实行进排水独立分开,符合养虾排灌要求。 在小潮期不能自行排灌,每个虾池要配备抽水机提水。 4. 配套设施:每个虾池设管理房1间,小船一艘,各期闸门网具和收虾网具一批。 二、合理放苗日本对虾苗要求个体大小均匀,健壮活泼,附肢对称齐全,体表光洁呈灰褐色。 放苗时间一般在10~11月,分二至三批放完,选择气温较温和且较稳定的天气,平均每亩放苗2万尾,虾苗体长0. 8~1. 0厘米,放苗时地水的水温、比重、PH值需与育苗池相近,放苗15天内把池水提高到正常水位。 三、科学投饵日本对虾有很强的潜沙性,白天潜伏在池底很少活动。 夜间出来并散布在全池滩面上摄食。 因此,投放饲料时间宜在夜间进行。 在一般情况下,晚上6~7点钟投放日饵料量的70%,凌晨再投饲一次,在全池滩面上均匀撒投。 颗粒饲料含蛋白量要求在50%左右,一般不投鲜活饲料。 各次所投比例及数量,视对虾摄食情况而定。 四、水质管理实践表明,水质肥沃,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较多的虾池,日本对虾生长较好。 因此,应适当掌握换水量,既要通过换水调节水质,又要适量追肥使池水保持一定的肥度。 养殖前期以添水为主,每天添水5厘米左右,养殖中后期根据虾池水质条件,适当增加换水量。 同时要注意做好中间毒池,一般在对虾脱壳前2~3天,施放25ppm的生石灰、20ppm的茶粕,可以消除池水有害微生物、杂鱼,促使日本对虾2—3天内整齐脱壳,虾体清洁,减少病害。 五、日常观测每天定时测定池水温度、比重、PH值、水色肥度,做好记录。 注意观察对虾活动、摄食情况。 在天气闷热、气温骤变和清晨之前,更要注意加强巡池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发布时间:2024-08-25 10:16:32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