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鳖白点病与白斑病的防治 内容: 对于白斑、白点两种鳖病目前争议较大。 一般报道白斑病的病原是毛霉,白点病的病原是气单胞菌。 韩先朴(1997)认为,白斑病有两种情况,白斑和白点。 两种病原不同,但都不是毛霉引起。 罗忠远(1998)则认为,白点病包括真菌类(毛霉菌)引起的白斑病(病灶区3~5毫米)、细菌类(气单胞菌)引起的白点病(白点直径1~3毫米)及特殊微生物引起的白点病(白点直径0. 5~1毫米)。 由特殊微生物引起的白点病,目前尚无对症药物。 据观察该病不会直接对鳖造成危害,但脱落后,伤口易被细菌感染。 故在正确诊断的前提下,特别注意水质调节,勿用抗菌素,或必要时内服少量抗菌素。 一、白点病患病鳖主要是稚幼鳖。 发病高峰在稚鳖孵化1个月内以及进入温室1个月内,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死亡率在几天内就会提高到30%,有时甚至全军覆灭。 白点可遍布全身,以腹部多(彩图3-8)。 白点如芝麻大小,由皮肤内珠状外突,很像孢子虫病灶。 挑破可见白色脓液。 严重时白点扩大,边缘不齐,有溃烂现象。 1.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 其中温和气单胞菌经药敏试验,对庆大霉素、呋喃唑酮、红霉素等高敏。 2. 治疗①全池泼洒红霉素10×10-6~20×10-6;氯霉素原粉3×10-6;头孢抗菌素0. 5×10-6;利凡诺0. 5×10-6~1×10-6。 ②口服庆大霉素,每千克鳖15万国际单位。 连续6天为1个疗程;红霉素或土霉素,每千克鳖用药0. 1~0. 2克。 复方新诺明,每千克鳖用药0. 1~0. 2克。 ③在饲料中添加高量的维生素。 每100千克鳖每天用氯霉素7. 5克(或庆大霉素2000万单位)、维生素K3300毫克、维生素C12克、维生素E5克拌饵投喂,连续15天。 ④综合治疗。 发病时应先彻底换水,然后第1天用500×10-6小苏打与500×10-6食盐(或0. 4%食盐)全池泼洒,第3天用2. 5×10-6二氧化氯(或2×10-6~4×10-6五倍子)全池泼洒,连续3天。 外治时须同时内服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饵料中添加1克维生素E、1克维生素C和1. 5~2. 0克氯霉素,连喂3~5天。 二、白斑病1. 白斑病的病原与诊断病原为毛霉菌(Mucorsp.),属真菌类毛霉菌科(Mucoraceae),故又称毛霉病。 诊断方法:只要将病鳖置入水盆中,使水淹及鳖体,可见鳖背部有一块块白斑(彩图3-9,3-10)。 发病初期,仅在裙边部分,后逐渐发展至背部四肢、颈部、腹部等,白斑处表皮渐坏死,崩解,甚至出血,继发细菌感染,并发腐皮病。 当霉菌寄生到鳖的咽喉部时,因鳖呼吸困难而渐死亡,濒死鳖呆滞,在食台或池坡上不肯下水。 镜检,可见白色菌丝体。 2. 防治方法预防白斑病从四个方面进行:①彻底清塘。 一般用150×10-6生石灰,或100×10-6福尔马林。 ②细心操作,不使鳖体受伤。 ③培肥水质,使池水显嫩绿色,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尤其是在新池新水中,霉菌有迅速殖繁殖的倾向,因此要调节好水质。 ④慎用抗生素。 因抗生素有促进此病发展的作用。 实践中,如果将此病误诊为细菌性鳖病,用青霉素注射或用土霉素浸泡,结果加速其死亡。 若用20万单位/千克鳖体重的药量青霉素对患严重白斑病的中华鳖注射后,约30分钟就会死亡,用土霉素浸泡病鳖一夜就可死亡。 对照用青霉素同剂量对健康鳖注射,未发现异常。 治疗白斑病可采用以下五种方法:①涂抹法。 用克霉唑涂抹病灶,每天1次,连用3~5次。 涂抹后待风吹干或阳光下晒干后下水。 此法主要用于严重病鳖,在治疗过程中隔离,后下池。 ②浸洗法。 用4%的食盐溶液浸洗鳖体5分钟或4×10-6亚甲基兰长时间浸洗。 ③泼洒法。 用0. 05%的食盐和0. 05%的水苏打合剂全池泼洒;石碳酸0. 05×10-6;亚甲基兰3×10-6;福尔马林50×10-6~100×10-6;高锰酸钾4×10-6;二氧化氯2. 5×10-6;中药“白斑净”10×10-6煎汁泼洒。 ④日晒疗法。 对初发病的幼鳖用此法效果较好。 将鳖置阳光下晒30~60分钟,每天1次,反复数次。 ⑤添加维生素E5克/100千克鳖,拌饵投喂,连续15天。 3. 病因分析随着工厂化养鳖业的迅猛发展,随处购亲鳖、幼鳖和稚鳖,这些鳖有野生鳖、养殖鳖、市场转手鳖(即二级市场鳖)以及海外鳖,来源复杂。 鳖的引种,目前尚未建立检疫制度,收购的鳖已带的白斑病和其他疫病。 引种过程中,由于捕捞、运输、放养等环节操作不慎受伤,进池前鳖体消毒不严,鳖的放养密度过大等,容易造成病原体对鳖的感染,发生疾病。 因此,我们要严格把好引种关,杜绝引入病鳖。 把好消毒关十分重要。 这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中的首要环节。 鳖下池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方法上要有针对性,根据鳖病的流行季节和发病高峰情况决定采用何种药物,对真菌性鳖病用染料类药物浸洗消毒,对细菌性、寄生性鳖病要区别对待。 对池塘、工具等消毒,清除残饵,经常将食台从水中拉上来放在阳光下曝晒杀菌。 对白斑病与腐皮病并发症,由于不能用抗生素,所以在治疗时,除用染料类药物消毒鳖体外,针对细菌性腐皮病,同样要注意调节好水质,防止水体透明度过大,鳖相互撕咬体表损伤造成细菌感染,药物可选用漂白粉10×10-6全池泼洒,或用30×10-6痢特灵浸洗30~40分钟,或10×10-6磺胺类药物浸洗48小时,忌用土霉素、四环素口服或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注射。 发布时间:2024-07-28 09:31:27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