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山羊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 内容: 羊舍建设羊舍的修建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可土木结构亦可砖木结构。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向阳背风,面积宽敞,地下水位低,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方便,砂质土壤的山坡地。 羊舍的建筑面积根据羊数确定大小,不同羊只的占地面积应是:每只公羊1. 5平方米,母羊1平方米,青年羊0. 8平方米。 羊舍里面要有草架和羊床,外面有一个宽敞的运动场。 有的把饲槽设在运动场的四周,运动场应有1%~2%的倾斜度,以利排除积水和粪便。 一间大羊舍应根据羊只的数量分成大小不等的几间,以便分别关养不同的羊只。 对于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的地区,修建成楼式羊舍。 这种羊舍的楼台距地面1. 5米~1. 8米,用木条铺设,间隙1厘米~1. 5厘米,粪尿可从间隙漏下。 羊舍南面或南北面一般只有100厘米~150厘米高的半墙,上半部敞开,舍门宽1. 5米~2米。 这样通风良好、防热、防湿性能好。 运动场在羊舍南面,面积约为羊舍的2倍~2. 5倍。 品种良种化要选择适应能力强、羔羊成活率高的山羊,如峡谷型藏山羊;或选择皮肉兼用、受消费者喜欢的成都麻羊;还可选择体格高大、生产性能好的波尔山羊种公羊改良山羊、黑山羊等其他品种。 山羊精细化饲养与管理技术羔羊的培育。 羔羊培育是介于遗传和选择之间的中心环节,如果不重视羔羊的饲养管理,优良的遗传性状便得不到表现和发挥。 事实证明,羔羊哺乳期短(不到60天),哺乳量不足,草料品质低劣,数量不足,就会成四肢短细,肚子大,头尖屁股尖的“疙瘩”羊,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羔羊的培育。 羔羊的培育可分为胎生期培育和胎儿出生后到断奶期(羔羊期)的培育。 胎生期培育是指对怀孕母羊的饲养。 因为胎儿是通过母体得到营养,因此,对怀孕母羊时刻不能忘记其腹中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以及饲养管理对胎儿的影响。 养好怀孕母羊也就是培育好了胎儿。 羔羊胎生期的培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母羊妊娠期的前3个月为一个阶段。 这期间胎儿着重发育心、肺、肝、胃等内脏器官,需要的营养物质数量不多,但要求营养全面和营养品质好。 在此阶段如果放牧好,可不加料,适当加干草即可。 二是母羊妊娠期的两个月,也就是妊娠后期。 此期胎儿的骨骼、肌肉、皮肤及血液的生长发育越来越快,接近分娩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也越多,因此应供给怀孕母羊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丰富的饲料,在放牧基础上补给一定的优质青干草、青贮料、骨粉和食盐等。 在充分放牧基础上,一般补饲量为200克混合精料。 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羊称为羔羊。 羔羊的哺乳期一般为3个月~4个月,并具有以下生理特点:生长发育快。 一般羔羊断奶重是初生重的6倍~7倍,是羊一生中生长发育快的时期。 适应性差,抗病力弱。 羔羊消化机能不完善,易受细菌侵袭而得病死亡,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也低。 营养方式变化大。 其营养为:生前血液为主,生后两个月内乳汁为主,3月龄后草料为主。 羔羊可塑性大。 要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培育出体形良好的羔羊,必须加强泌乳母羊和羔羊的补饲,才能使母羊奶水足,羔羊长得壮。 羔羊的饲养管理。 从羔羊出生到40日龄的饲养管理。 一是早吃初乳,吃足初乳。 初乳是母羊分娩5天内分泌的乳汁。 初乳营养丰富,含有抗体和镁盐。 初乳呈酸性,对羔羊具有特殊作用,因此羔羊生后30分钟以内使羔羊尽早吃初乳。 如果羔羊初乳吃得足,则昂头挺胸,活泼好动,摇头摆尾,毛色光亮,腿粗壮结实,背硬平直;如果初乳吃不够,被毛蓬松,粗乱无光,精神不振,肚子很扁,腰背凸起,经常鸣叫;如果羔羊吃不到初乳,会饿死或胎粪排不出去而死亡。 二是吃好常乳,补草补料。 常乳是母羊分娩一周以后分泌的乳汁,要使羔羊吃好常乳,可采取母羊产后一周以后外出放牧,中午母羊回家给羔羊喂一次奶,晚上母羊和羔羊养在一起让其自由哺乳。 要培育体格健壮、品质优良的羔羊,必须让羔羊早吃草料。 在羔羊生后15天开始补优质干草或幼嫩的青野草。 20天后补给拌湿的粉(细、易消化、淀粉多的精料)。 每天加喂食盐3克~5克,骨粉4克~5克。 精料的喂量由少到多,由每日20克增至80克,羔羊45日龄以后可随母羊放牧。 羔羊生后40天以内以哺乳为主,因此母羊在放牧的基础上,每天补喂混合精料200克~300克,优质青干草400克~500克,产双羔母羊还要增加补饲量。 羔羊生后41天~48天的饲养,是羔羊哺乳和草料并重阶段,仍需继续注意日粮的能量、全价性和蛋白质的营养水平。 在放牧的基础上,每昼夜补干草量100克~160克,混合精料80克~180克。 如果采用人工哺乳,前10天每天喂乳3次,300克/次,后20天哺乳2次/天,200克/次,10天喂奶1次/天,10克/次。 发布时间:2024-07-22 08:29:35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