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蛤蜊自己如何养殖 内容: 青蛤俗称蛤蜊、哈皮、圆蛤、黑蚬。 青蛤的贝壳近圆形,壳质薄而坚,两壳相等。 壳顶突出位于脊侧中央,尖端前方弯曲,壳面有同心生长轮,细而密。 壳表颜色有白色、棕色、黄色和黑色,1厘米以下的幼贝多呈紫色。 青蛤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和河口沿岸的潮间带,多生活在近高潮区和中潮区的泥沙滩涂中。 朝鲜、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青蛤是一种广温、广盐性贝类。 青蛤的适应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抗污能力。 对底质要求比较广,粗沙、泥沙、粉沙都能生长。 多栖息在潮流畅通,水质清晰,有淡水流入,底栖硅藻比较丰富的近高潮区和中潮区上部的泥沙中。 青蛤的壳色与底质环境密切相关,含泥多的底质,壳色呈黑色、粉沙质多呈白色。 青蛤营埋栖生活,生活时以壳的前端向下,后端朝上,以足钻穴,埋于泥沙中。 青蛤的水管较长,约为体长的2~3倍,退潮后滩面上会留下一个椭圆形的小孔。 埋栖的深度随着季节,个体大小及底质状况而有所差异,一般深度为9~16厘米。 夏季埋栖较浅,冬季较深,在同一季节,细粉沙底质的青蛤要比沙质、泥质里的栖埋得深,个体大的要比个体小的埋得深。 在未干露时,青蛤在穴内,双壳微张,足和水管伸出,靠近排水管摄取食物和排泄。 青蛤的迁移性较小。 青蛤为滤食性贝类,自然海区的贝类主要以底栖硅藻为主。 也摄食部分有机碎屑、挠足类残肢等。 冬季气温较低,青蛤双壳紧闭,很少摄食。 3月份后,摄食逐渐旺盛。 生长较快。 青蛤的最适生长水温是24~30C,此时水管全部伸出,伸缩频繁,说明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摄食活动越强,新陈代谢越旺盛。 青蛤的胃含物与外界的饵料品种完全一致,说明青蛤对食物的种类没有严格选择性。 青蛤为雌雄异体,满一年可达性成熟,每年性成熟一次。 一般当水温达到25~28C时,性腺发育到最高峰,性腺发育可分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 青蛤性腺,雄性呈乳白色或淡黄色,雌性呈粉红色。 成熟精子活跃,卵子呈圆球。 青蛤繁殖高峰多在大潮汛,精卵不断成熟,不断向外排放。 青蛤生长速度与季节,个体大小及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稚贝到1龄贝,生长较快,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1龄贝最大可长到2. 5厘米左右,2年一般可长到3. 0厘米以上。 发布时间:2024-07-17 08:23:24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