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未成年林蛙的放养应注意些什么 内容: 未成年林蛙生活力较强,幼蛙大部分能发育成商品蛙,其回捕率大约在50%-80%,因此要精心保护未成年蛙,选择好放养场地,实行集中放养。 1. 放养场地的选择选择幼蛙的放养场地主要根据有两条:一是森林土壤动物及地表动物群丰富,能为幼蛙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食物。 一龄幼蛙在7月份之前,主要吃蜘蛛、蚯蚓、小型甲虫类;7月份之后形体增大,可捕捉到较大的昆虫。 幼蛙在7-8月份生长快,这段时间保持充足的饵料非常重要。 一般植物植被覆盖好、枯枝落叶层厚、土壤松软的地段作为放养场地足比较合适的。 二是考虑场地之中有合适的水源,作为蛙活动的控制中心,将幼蛙控制在放养场里生长发育,秋季又能引导到指定水域集中,实行有计划捕捞。 如果在河流中放养,要注意河流的捕捞条件。 春季有时出现干旱少雨,所以幼蛙场要靠水源近,在河边、水库边、土壤湿润处,便于幼蛙春季休眠。 2. 幼蛙放养幼蛙计划放养的前提条件是:幼蛙必须集中越冬,春季集中出库。 放养的方法可分为春眠前放养和春眠后放养。 (1)春眠前放养法。 幼蛙在放养场里进行春眠,当积雪融化、土层解冻后实行放养。 这样可省去保管幼蛙春眠的麻烦,节省工时。 幼蛙出库时,进行清理计数,用麻袋或塑料编织袋盛装,并清理树叶、树枝等杂物,然后将蛙放入水中,冲洗干净蛙体分泌的粘液,放养到预定的地方。 放养方法右两种:一是分散放法,二是埋藏放法。 分散放法是将幼蛙分散撒放在预定的地方。 放养时,将幼蛙装在麻袋里或装在水桶里,用手抓住散放在树F枯枝落叶上,让幼蛙自己寻找场所,潜伏在枯枝落叶或草丛中,进行春眠。 撒放时不要将幼蛙抛得过高或过远,避免幼蛙受伤,应尽量接近地面将蛙慢慢放下。 要均匀撒放,不要成堆放置。 撒放一定数量后要检查一次,将没有潜入落叶层下的幼蛙埋入落叶层里,不要暴露在外面,避免受天敌伤害。 埋藏法是直接将蛙体埋藏在枯枝落叶层下的土壤里。 用锹或耙子扒开枯枝落叶层,将表土挖10厘米深,可挖成直径20-30厘米的穴坑,亦可挖成长50厘米,宽10厘米的条状沟。 每穴内放蛙60-100只,条状沟每沟放100-200只,一边放一边埋上树叶。 幼蛙在穴沟内可以靠在一起,但不能堆压在一块。 用树叶和土混合覆盖3-4厘米,外层再用树叶盖上,但不要压实,保持蓬松状态,以利空气进入。 春眠期间幼蛙经常活动,当降雨或温度上升时,蛙便从土壤中钻出来,多数另寻新场所潜入枯枝落叶下继续春眠。 幼蛙的放养时间是土层解冻后。 放养时要选择气候温暖的白天,气温在7-10℃时。 如气候条件不好,温度低,天气寒冷,可延缓放养时间。 幼蛙放养的密度,根据放养场的条件而定。 条件好,蛙食物丰富,可密度大些;条件差的放养场,可适当降低密度。 密度为每100平方米放60-70只。 密度为每100平方米放200只。 春眠前放养的幼蛙经过10-15天的春眠期,当土壤温度上升到10℃时,即从5月份开始,陆续解除休眠,从土壤中钻出,到森林里活动,(2)春眠后放养法。 幼蛙集中在繁殖场度过春眠之后再送往放养场。 当春季气候条件不适宜,如有寒潮低温等,在不能实行春眠前放养的情况下,可采用春眠后放养法。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加强春眠管理,使幼蛙安全度过春眠期。 集中春眠的办法是挖春眠坑,深30厘米,长和宽依据幼蛙的数量而定,100厘米×50厘米的坑穴,可容纳5-8千克幼蛙。 挖好坑穴之后,先铺垫5厘米厚松软的壤土,在土上加20厘米厚的枯树叶。 在坑四周设立塑料薄膜厨墙,防止幼蛙逃散。 将幼蛙放进穴中便自动钻进枯叶中,多数蛙在30分钟左右先后进入树叶之中,少数蛙可能在外面停留的时间稍长些,但也能自己钻进树叶中。 要用喷壶往树叶上洒水,使幼蛙保持湿润的春眠环境。 树叶层内温度5℃时,幼蛙比较安静,当温度升到l0℃时,解降春眠。 这时必须从春眠穴中将幼蛙全部取出,送到森林放养场里放养。 发布时间:2024-07-06 09:50:36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