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凶猛热带鲳鱼现长江 内容: 11月初,镇江润州区丹徒渔业村的渔民们在江面上捕到一种会咬人的怪鱼,渔民们怀疑是食人鲳。 经鉴定,这些怪鱼其实是生活在热带的淡水白鲳鱼。 镇江渔民捕到怪鱼 11月初,几股冷空气迅速带走10月份的温暖天气,气温一下降到10℃16℃。 镇江润州区丹徒渔业村的渔民像往常一样到江面上捕鱼。 几网下去,捕到一种没见过的鱼,还以为是长江里的鳊鱼,再细细比较外形上又有不同,牙齿特别的尖,还多。 几位渔民议论起来。 这种鱼大多长6cm 7㎝,稍大一点的有12cm 14㎝长。 之后几天,十几条船都捕到这种怪鱼,加起来有几十斤重。 这种鱼体形似鳊鱼,我们把手放在鱼群里,它马上就咬手,很痛,我们就怀疑是食人鲳。 渔民们说。 江水温度偏高是主因 渔民们找到渔业部门做鉴定。 镇江农林局水产站的姚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是11月初接到渔民举报说捕到怪鱼的,经仔细辨认,确定怪鱼为淡水白鲳。 但这种热带鱼在低于10℃的水中便无法存活。 它们成群地出现在冰冷的江水里意味着什么,姚女士和同事们进行了研究。 今年天气冷得比较迟,因此长江水表温度比往年要高二三摄氏度,水下三四米的地方温度还要再高一点。 就在渔民发现淡水白鲳的时候,丹徒段江水表面温度也在10℃以上,所以淡水白鲳能在江水里存活。 姚女士说,淡水白鲳是热带鱼类,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8℃ 30℃,最低临界温度为10℃。 这时候它们能存活并不代表能在长江里越冬,可能再过一段时间,水温下降,它们肯定耐不住寒冷,会相继死去。 姚女士称。 淡水白鲳可能来自养殖场 渔民们发现的这些淡水白鲳是从哪里来的? 长江镇江段出现淡水白鲳,南京段会不会也出现这种鱼呢? 南京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窦处长告诉记者,淡水白鲳作为一种外来鱼种,上世纪90年代初逐渐在全国各地进行人工繁殖饲养,而且大都是池塘养殖,镇江段渔民捕到的淡水白鲳应该是从江边搞饲养的池塘里溜出来的。 窦处长说:这段时间长江南京段没有发现这种鱼类,就是过去几年来渔民也从来没在长江南京段捕到过这种鱼。 淡水白鲳江水中过不了冬 就是长江南京段这时也来了淡水白鲳也不必害怕,它们在寒冷刺骨的江水里肯定过不了冬!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唐天德教授也告诉记者,长江镇江段出现的淡水白鲳应该是长江边养殖厂池塘里跑出来的,渔民捕鱼时江水表面温度还高于10℃,等水下温度低于10℃,它们就会死。 那么,这些淡水白鲳会不会是以前从池塘里跑出来的,长期生活在长江,适应了江水温度而能存活下来的呢? 唐教授表示不可能。 想要它能适应极低的江水温度存活下来,那么它的基因就要发生变化,这就要与在长江里长期生存的鱼类杂交获得耐寒的特性,而这个杂交往往需要经过至少6代的过程。 现在捕上来的淡水白鲳显然还是原来的淡水白鲳,并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它也不可能适应长江水冬天的低温而存活下来。 因此对长江南京段的渔业资源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唐教授称。 凶猛白鲳能吃掉活鸡 唐天德教授介绍,淡水白鲳形似食人鱼,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虽然没有食人鱼那么强的攻击性,但也算是鱼类中的凶猛动物,比如在一个养淡水白鲳的池子里摔进一只活鸡,不到10分钟,活鸡就会被啃光。 发布时间:2024-07-02 08:32:37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