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鱼类鳃病防治方法 内容: 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不少养鱼户因为分辨不清具体鳃病种类,盲目用药,不仅会贻误治疗时机,还造成药害。 因此,在防治鱼类鳃病时,应查颜观鳃,准确诊断,及时治疗。 1、细菌性鳃病。 病鱼鳃丝发黑,粘液增多,挂满污垢,严重时鳃丝腐烂露出骨条。 发生细菌性鳃病,应立即加注新水,用超菌净0. 3-0. 4克/立方米处理老水,杀灭病菌,并开增氧机。 此外,投喂杀菌药饵或用三黄粉加抗生素类药物拌料投喂。 2、霉菌性鳃病。 病鱼鳃丝发黑并着生菌丝。 常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 治疗时,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并将病鱼销毁处理;二氧化氯对霉菌性鳃病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发病严重的鱼池还需大量换水,以改良水质。 3、原虫性鳃病。 病鱼在晴好天气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头状,喂食时不上料台或吃一会就散开,继续浮于水面,食欲明显减退,生长缓慢。 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粘液增多,常和细菌性鳃病并发。 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用硫酸铜加高锰酸钾(5:2)0. 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或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5:2)0. 7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4、吸虫类鳃病。 病鱼急躁不安,常跃出水面,或在吃食过程中“炸营”,鳃丝肿胀、粘连。 用敌百虫0. 5-1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或用超菌净0. 3-0. 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也可用漂白粉、氯杀宁、鱼康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值得注意的是,用药后隔天须注入部分新水,以助于鱼类恢复食欲。 5、出血性鳃病。 由于水质不良,蓝藻大量滋生,水中氨含量过高,受化学污染、杀虫剂等的刺激,病鱼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动脉瘤。 大量换水或施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可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6、营养性鳃病。 病鱼鳃丝弯曲,鳃小片曲屈、萎缩,排列不整齐。 合理配制饲料,做到氨基酸平衡,不饱和脂肪酸、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切莫片面追求高蛋白、高营养;在饲料中注意增加泛酸和其他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以补充营养,维护鱼类健康。 发布时间:2024-07-01 09:19:39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