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何养殖田螺的技术 内容: 农户利用小水面或稻田养殖田螺,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田螺养殖场地选择田螺养殖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育好,腐殖质土壤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最好有流水。 养殖池建造。 螺池规格一般宽1. 5-1. 6米,长度10-15米,也可以地形为准。 池子四周作埂,埂高50厘米左右。 池子两头开设进出水口,并安装好拦网,以防田螺逃逸。 同时,在养殖池中间稀栽种茭白等水生植物,这不仅可提高土地产出率,而且又为田螺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放养量与饲养管理1、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同时,每平方米套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进行主体养殖。 田螺放养时间一般都在3月份。 2、施肥投饵。 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浮游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 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 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 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 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于田螺摄食。 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 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 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需投饵。 3、水质调节。 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 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 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 30厘米左右。 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 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 15-0. 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4、田螺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呼吸。 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 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发布时间:2024-06-25 07:00:06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