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福寿螺图片大全 内容: 中国近年来引进的国外物种,本意虽是好的,但是后来都成了物种危害,而福寿螺就是引进国外物种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介绍这福寿螺吧。 福寿螺的形态特征个体大,每只100~150g,最大个体可达250g以上。 有巨型田螺之称。 福寿螺壳薄肉多,可食部分占螺体重的48%,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高蛋白饲料。 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 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 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 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 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 头部具触角2对,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 螺体左边具1条粗大的肺吸管。 成贝壳厚,壳高7cm,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 贝雌雄同体,异体交配。 卵圆形,直径2mm,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的气温条件下,5天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 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可达千粒以上。 卵于夜间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 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静止不动,长达3~4个月或更长。 福寿螺的生活习性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 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 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 福寿螺的生长繁殖福寿螺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卵生动物。 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适宜水温为18℃~30℃。 一次受精可多次产卵,交配后3~5天开始产卵,夜间雌螺爬到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 卵圆形,粉红色,卵径2毫米左右。 卵粒相互粘连成块状,每次产卵一块,200~1000粒,一年可产卵20~40次,产卵量3~5万粒。 广州年生3代,一代幼螺生长93天开始产卵,卵期9天,孵出二代幼螺历期102天,日均温27. 1℃,相对湿度88%,二代螺生长63天产卵,卵期11天,即孵出三代幼螺,历期74天,日均温29. 5℃,相对湿度87%。 三代螺生长至翌年3月底,共189天,仍为幼螺,日平均温度18. 2℃,相对湿度78%,各代螺重叠发生。 螺龄为20~80天,每只螺经10天,一代增重0. 9g,二代2. 398,三代0. 188. 一代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3050只,孵化率为70. 1%,二代每只雌螺平均繁殖幼螺1068只,孵化率59. 4%,1只雌螺经1年两代共繁殖幼螺32. 5万余只,繁殖力极强。 福寿螺的养殖技术螺的养殖一般采用单养法。 目前螺的养殖方式有水泥池精养、小土池精养、池塘养殖、水沟养殖、网箱养殖和稻田养殖等方式。 1、水泥池或小土池精养。 此种养殖方式适用于农家庭院。 一般每个池塘长5m、宽2m、深。 0. 6m。 由于池塘面积小,在管理中应注意水质变化。 水泥池底铺上20cm厚掺有一定沙质的塘泥,以供螺体钻泥栖身避暑和防寒。 新建池应先放水浸泡1015d,然后换水养螺。 2、池塘养殖。 池塘水面较宽阔,水质稳定,故池塘养殖福寿螺生长快,单产高。 池塘面积3亩以下为宜,水深lm以下。 有些养鱼产量低的浅水塘改养福寿螺效果更好。 一般每亩投放幼螺5-10万个,一次放种,多次收获,捕大留小,同时让其自然繁殖,自然补种。 3、水沟养殖。 可利用水沟或在低洼田挖沟养螺。 养螺用的水沟宽lm,深0. 5m左右为宜。 养螺水沟要搞好排灌水设施,用栏栅把沟分成数段,以便投饵和管理。 筑起的土基可以种瓜菜或青饲料。 养殖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 福寿螺要求水质清新,所以养殖水面应排灌方便,水深以0. 3lm为宜。 面积大则35亩,小则几平方米均可。 养殖水面应栽植水生植物,为螺提供避暑避光栖息的环境,同时又可为其提供天然饲料。 一般水生植物密度可占水面30%35%。 为了便于投饵和管理,可用竹竿将水面拦成数区。 在成螺池水面中多插竹木条等,为雌螺提供产卵场所。 鲤鱼、罗非鱼、鳖都吃食幼螺,可以投放点白鲢鱼种;故放螺前应用药物除害。 排、进水口应拦挡密眼网,防止螺随水漂走。 2、螺的放养。 放养密度应根据水源、饵料、管理条件以及苗种大小和计划收获规格等条件确定。 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刚孵出的幼螺5000个左右;20d长至3g左右可稀疏为2000个左右;以后又可随螺体长大而酌减稀放;也可一次放足,随个体长大,逐步捕大留小。 螺体规格不一,摄食能力也不一样,有条件的地方,应将不同规格的螺分开饲养,以求其摄食均匀,同步生长。 3、投喂饵料。 日投饵总量,一般为螺总重量的10%左右,其中精料为螺总体重0. 5%以上,青饲料以满足其摄食需要而定。 饲料要求新鲜不腐败变质。 青饲料与精饲料同时投喂时,可先投喂青饲料,待其基本吃光,再投喂精饲料。 福寿螺忌光线直射,白天沉入水底或躲在阴暗处,晚上浮到水面活动摄食。 因此,投饵应在傍晚进行。 4、水质管理。 福寿螺的食量较大,排泄物多,池水易腐败变质,因此,水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为了保证螺能持续快速生长,要经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水质恶化时螺生长减慢,甚至死亡。 有条件的地方,可使养殖水域保持微流水效果最佳。 静水养殖一般7d左右换一次水。 5、孵化。 为了提高螺卵孵化率及便于强化幼螺培育,须将卵块集中孵化。 方法是在孵化池(或幼螺培育池)水面上2030cm,平架设一竹箔(上有许多小孔),将卵块平铺于箔上。 卵块上盖有遮荫物(如树枝等),防止烈日曝晒。 幼螺孵出后落入水中,开始摄食生长。 6、除害防逃。 鼠类及黄鼠狼对福寿螺的危害较重,鼠类特别善于吃靠近水边的螺,故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同时应随时检查排进水口处设置的密栏栅牢固程度,防止螺随水而走。 福寿螺与田螺尤为相似,很多人不会分辨,而消费者如果不仔细选购的话,真的很容易买到福寿螺。 虽然福寿螺是可以食用的,但是杀菌是一项大难题,我们在不能确保完全杀死福寿螺里的细菌和寄生虫的情况下还是要慎重,不要乱吃。 发布时间:2024-06-22 07:00:03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