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肉用种公牛饲养管理 内容: 随着人工采精以及精液冷冻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肉用种公牛养殖数量有所减少。 但是,对肉用种公牛的培育要求却是越来越高。 为提高肉用种公牛的培育质量,优质精液供给,促进肉用牛品种改良的顺利进行,必须对肉用种公牛进行科学的培育。 饲养技术培育种公牛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优质的精液,所以,要选择性欲强、膘情适宜、体况良好、不宜过肥、也不能过瘦的肉用种公牛进行培育。 为了实现养殖目标,必须做好饲料管理,这是肉用种公牛饲养技术的核心。 饲料标准饲料必须营养全价,适口性强,易于消化。 饲喂饲料要求青绿、精饲料、粗饲料搭配合理,建议多饲喂高蛋白饲料和青干饲料,少喂碳水化合物和多汁饲料。 配合饲料基础要求:每100公斤体重混合精饲料供给0. 5公斤~0. 8公斤/天,干草1. 5公斤/天,块根、块茎类1公斤~1. 5公斤/天或青绿类饲料1公斤~1. 5公斤/天,青贮饲料0. 6公斤~1公斤/天。 饲料选择1. 营养全价。 肉用种公牛培育饲料要营养全价,必须饲料中含有粗蛋白14%~18%,能量维持在6. 7兆焦~7. 5兆焦/公斤,食盐比例在0. 1%,钙、磷比例在1∶1或者是1∶2。 2. 调整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供给。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维生素A直接影响着精子的形成,种公牛缺乏此类物质可导致畸形精子增多,甚至导致精子减少、影响精液质量和活力,导致种公牛性欲锐减。 所以,必须根据种公牛的体况、性欲、精液质量等情况,及时调整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供给量,提高精液质量。 3. 个体差异。 饲喂量应该根据不同群体有所调整,对于后备种公牛,每个月都要进行称重处理,根据称重结果及生长速度,及时调整日粮的饲喂量及适量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其正常的生长速度。 对于成年种公牛,一般中等膘情精液质量较好,不能过瘦,更不能过肥,要根据每日体重变化适量调整,健壮的体质和旺盛的精力,生产出优质的冷冻精液。 4. 饲料调配。 如果饲料调配后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喂养饲料氧化变质,进而导致饲料营养成分发生变化。 严重的可危害到种公牛的身体健康水平。 所以,间隔10天就要调配1次饲料,以饲料的安全、优质。 5. 精液质量与饲料成分相关。 饲料中各营养成分与精液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 蛋白质饲料属于生理酸性饲料,过多的喂量会在体内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对精子的形成不利;青贮属于生理碱性饲料,但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多喂同样的时候会对精子的形成造成影响;维生素、食盐和钙、磷等矿物质元素对促进消化机能、维持食欲和精液品质影响很大,必须按照需要进行供给。 管理技术专人看护种公牛有着很强的记忆能力,对于敌害行为防御性较强。 所以,要求专人看护,通过长期的接触,培养感情。 但是,对于不驯服的公牛,要厉声喝斥,还要加强对牛群的日常巡查,出现疫情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运动适量运动是种公牛体格健硕、骨骼健康的,避免过分肥胖,增强性欲,提高精液质量。 所以,要种公牛每日都有足够的运动量。 为了养成种公牛温顺的性格,必须要在备用种公牛10月龄~12月龄进行鼻环穿戴,2岁后换为大鼻环,这样便于牵引训练。 控制膘情中等膘情的种公牛精液质量更好,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每日都要对种公牛称重1次,并根据称重结果及时调整日粮配方。 做好种公牛的清洁护理工作为了预防各种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必须对种公牛的牛体进行擦拭,1次~2次/天,擦拭后进行淋浴冲洗,牛体清洁。 同时,为了提高繁殖质量,必须要每天对种用公牛的睾丸用温水进行擦拭和按摩,并定期检查睾丸、阴囊的发育情况。 采精频率一般种公牛在18月龄开始采精,每间隔10天~15天采精1次,之后可增加到每间隔3天~4天采精1次,生长到1岁时,可作成年公牛处理。 采精频率还要注意季节性,一般夏季采精频率为1次/周,冬春季节采精频率为2次~3次/周。 采精之前,安排在早上或晚上饲喂后2小时~3小时进行。 一般来说,种公牛在3岁~4岁时精液质量,应该把握住这个时机。 到了5岁~6岁,繁殖机能开始下降,要借助科学饲喂及管理来提升其繁殖能力,提高使用年限。 采精方法研究发现,采精技术相关环节,如采精环境、台牛、爬跨的方式、采精器的温度,润滑度以及采精器的适时导入等,对采精量和精液品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此,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采精技术。 而日常采精过程中,一旦有精液变化问题出现,一定要把采精技术所引起的精液变化考虑在内,否则,可能出现分析错误。 发布时间:2024-06-21 09:41:19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