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海水热带鱼水质要求与控制一 内容: 一、温度水温是影响水中生物活动和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温度的改变会引起所有环境因子一连串的变化,会影响至水中生物的生存。 水温作为控制因子, 主要对鱼类代谢反应速率起控制作用。 海洋中的鱼类、软体动物等的体温是随时水温而变化的,与周围的水温相差0. 1-1度,也就是说它们是变温动物。 当水温改变,鱼体内的各种酶、脂质、血红素及微量元素都要随时发生变化。 如果变化的速度及范围超过了生物体内各项生理所能忍受的程度时,生物体就受到伤害了,绝大多数的海水观赏鱼包括珊瑚、海葵等软体动物是属于狭温性生物,所以在饲养时必须严格控制水族箱中的温度变化,以保证有最适宜的温度范围:26℃1℃,不可超过30℃。 二、溶解氧溶解氧是指在海水中所溶解的氧气的含量,是海洋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 鱼类主要是通过鳃与水中的溶氧接触来进行呼吸的,软体生物则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呼吸。 为了确保鱼类及有关生物正常生存繁殖,充分生长,溶氧量不能少于5~7毫克/升。 由此我们要知道要大量的使氧气溶解到水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增加气量(可适当增大氧气泵)2、增大气泡与水接触面积(尽量使气泡的尺寸变小,可采用好的气石)3、增加气泡与水接触时间(尽量将气石放在水族箱底部,使气泡在水中可以逗留更长时间)三、盐度盐度对海水观赏鱼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对它们有生命意义的是盐度的改变意味着渗透压的变化,对大多数的海水鱼类所能忍受的盐度变化范围小于2,盐度突然大范围的变化往往也是导致这种狭盐性鱼类死亡的原因之一。 盐份的含量可以用密度、盐度、电导率三个方面表示海水中的含盐量。 密度和电导率除与盐度有关处,还受温度影响。 四、氮化合物(NH3、NO2、NO3)未吃完的残饵、鱼的代谢产物以及尸体都会在水里腐烂,造成水质恶化。 水质恶化是因为腐烂的物质会向水里释放出大量氮的化合物如氨(NH3)和来硝酸盐(NO2),它们是对水中的活体生物有剧毒的物质。 长期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减缓生物的生长速度,降低生物的免疫力,严重时甚至引起生物死亡。 而氨主要通过下列四种途径对生物产生影响:1、影响排氨因为水中有高浓度的氨、氮,使得水生动物血液中的氨无法由鳃扩散到水中,当动物感受到排氨困难时,第一反应是减少或停止摄食,以减少氨的代谢产量,生长因此面缓慢。 2、改变血液的PH氨在血液中立即转变为铵(NH+4)并放出OH-,使血液PH上升,严重影响酵素的催化作用及细胞的稳定性。 3、影响水生生物的携氧功能氨会损害鳃组织,因而减少鳃的表面积,降低氧交换能力,同时也会使造成血组织及红血球产生病菌变,降低血液携氧能力。 4、对组织的影响高浓度的氨、氮会引起许多鱼种的肾、肝、脾、甲状腺及造成血组织等组织学上的病变。 亚硝酸盐还会转化成硝酸盐,是一种弱毒性的物质,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对活体生物造成伤害,所以这些物质都必须清除掉。 在一个水族箱中如果不加任何处理,在投入鱼几天之内就有可能将氨积累到1毫克/升,而杀死大部份的鱼,为维持水族箱小环境中的水质,必须同样遵循大自然中的法则。 按上所述,氮是以多种形态出现于水系中,最普通的是硝酸盐、亚硝酸盐、氨、铵及游离态氮和有机态的各种形态,如氨基酸和蛋白质等。 由于生物的活性与化学反应可能会发生种种形态上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是可以再循环的,也就是说是可逆的。 例如有机物态的氮,可形成生命体内的蛋白质,生物体死后经细菌分解和化学反应转化成氨和少量的氨化合物,如氢氧化铵及碳酸铵。 氨和铵是同时存在于水系中的,氨(NH3)对生物是有剧毒的,而铵(NH4)却安全得多。 它们同存于水系中是平衡反应的后果。 这种反应平衡恒定是由PH决定的。 我们目前对水系的氨的检测只是一个氨系之总值 ,尚不可能单独检测到氨。 而氨和铵在同一水体中是一恒定律,在PH=7的水系中保持反应平衡,当PH7时反应向氨移动,铵减少。 由于海水水系PH通常在7. 9-8. 5之间。 所以我们对海水水中的氨的变化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氨增加,能产生对生物半致死或致死的毒性效果。 一个合格的海水水族箱海水三氮的测试标准应为:氨0. 01毫克/升;亚硝酸盐0. 01毫克/; 硝酸盐50毫克/升。 发布时间:2024-06-20 08:26:20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0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