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孕猪产房有哪些需要注意? 内容: 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母猪围产期和分娩管理是猪场经营成功的关键。 操作方法和工作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 产房要求温暖干燥、清洁卫生、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1. 1 产房的卫生 产房是整个猪场中最干净的区域,环境控制非常重要。 良好的环境可以减少饲料消耗,提高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充分发挥生产力。 产房的猪全部转出后,首先彻底清理猪舍并地下粪沟。 然后用清水把猪舍的、屋顶、墙壁、门窗、产床、饲槽、保温箱等一切饲养设备设施,所有地面和地下粪沟冲洗干净。 凉干后用2%的火碱水喷洒消毒,3天后用清水冲洗、凉干,再用其他消毒药消毒、再冲洗、凉干。 然后封闭,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薰蒸消毒,3天后开窗放气3~4天,方可进猪。 1. 2 产房内温度控制  尽量保持舍内恒温,需要变化温度时一定缓和进行,切忌温度骤变。 在保温箱中加红外线灯等保温设备,给乳猪创造一个局部温暖环境。 母猪进入产房未分娩时舍内保持20℃;母猪分娩当周保持舍内25℃,保温箱内35℃;乳猪2周龄保持舍内23℃,保温箱内32℃;乳猪3周龄保持舍内21℃、保温箱内28℃;乳猪4周龄保持舍内20℃、保温箱内26℃。 1. 3 产房内湿度控制  保持产房内干燥、通风。 因高温高湿、低温高湿都有利于病原体繁殖,诱发乳猪下痢等疾病。 高温高湿可用负压通风去湿,低温高湿可用暖风机控制湿度。 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为宜。 1. 4 产房内空气质量控制  要求猪舍空气新鲜、少氨味、异味。 有害气体(CO2、NH3、H2S)浓度过高时,会降低猪本身的免疫力,影响猪的正常生长,长时间有害气体加上猪舍中的尘埃,容易使猪感染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 要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首先要及时将粪尿清除,其次用风机换气。 1. 5 产房内噪音的控制  母猪分娩前后保持舍内安静,可避免母猪突然性起卧压死乳猪,同时有利于顺产。 国外资料介绍,噪音性的应激可诱发应激综合症和伪狂犬疾病发生。 1. 6 做好产房夏季降温与除湿,冬季保温与通风的协调兼顾。 2 产字母猪管理  2. 1 妊娠母猪提前一周进入产房(夏季3~7天、冬季7~10天),并做好以下几点:  2. 1. 1 用清水(冬季用温水)缓慢冲洗怀孕母猪全身(冬季用温水)。 用刷子刷洗,除去母猪身上的赃物及粪便,冲净凉干;  2. 1. 2 用消毒液洗涤,再次用清水冲洗,凉干后把怀孕母猪转到产房,到产床后再带猪消毒一次;  2. 1. 3 严格检查临产母猪是否有乳房肿块、乳房炎,一但发现及时治疗。 保持母猪有健康的身体状况,使它有优质的乳汁来哺育乳猪;  2. 1. 4 进入产房当天每头母猪注射亚硒酸钠ⅤE注射液6~10ml,既能给母猪补充硒元素及ⅤE,同时又可以预防仔猪的下痢。 2. 2 临产症状  2. 2. 1 夏季对预产期1~3天的母猪(21:00时)注射氯前列烯醇1ml(0. 1mg)+注射用水2. 5ml,控制在夜间凉快时同期产仔;  2. 2. 2 在母猪临产前通过挤乳汁推测其将要分娩的时间,第一对乳头可挤出乳汁时在24小时内可分娩;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在12小时内分娩;当**一对乳头可挤出乳汁时2~4小时左右分娩;  2. 2. 3 临产时有不安、尿频、呼吸粗等表现。 2. 3 接产  2. 3. 1 母猪分娩要有专人看管,临产前先用0. 1%高锰酸钾或2%来苏尔液消毒关键部位,尤其是乳房、阴门周围、臀部、四肢等部位,并挤掉乳头第1滴奶;  2. 3. 2 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其耳、口、鼻、内的黏液掏除并擦净,离脐部3厘米处结扎断脐,并用5%碘酒涂擦断处,用抹布将全身黏液擦净再用干燥剂(如倍爽、密斯陀等)擦干,后放入产仔箱内;  2. 3. 3 让仔猪及时吃好初乳,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肠黏膜具有吸收免疫球蛋白(抗体)的能力,因此仔猪出生后要按弱前强后的原则固定乳头,让每头仔猪都吃足初乳,从而使仔猪所获营养和抗体是均衡的;  2. 3. 4 抢救假死仔猪,有的仔猪出生后看上去似乎死亡,但心脏还在跳动,对这种猪也要先掏净仔猪口鼻内的粘液,然后倒提两后腿,拍打两侧肋骨以刺激呼吸,或用手伸曲其前后肢促其呼吸,直到仔猪发出咳嗽声为止。 2. 4 难产、迟产的处理  2. 4. 1 怎样判断难产、迟产,母猪破洋水后,长时间(30~60分钟)剧烈阵痛,但仍产不出胎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阴门紧张,为难产;或仔猪生下后30~60分钟内不见下一个仔猪出生为迟产;  2. 4. 2 难产、迟产常用工具:5%碘酊、助产手套、注射器及针头、催产素、青霉素等;  2. 4. 3 注射催产素:具体办法是,检查骨盆口有无胎儿,若有则禁止使用催产素,若没有并已产出1~2头仔猪时,方可每头母猪注射4ml(40单位),如效果不理想30分钟后可重注一次;  2. 4. 4 人工助产,人工助产对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难产时迫不得已,才进行人工助产。 首先剪短磨光指甲,把手和手臂洗净、消毒,并涂滑润剂,五指并拢,慢慢伸入阴道,仔猪胎位正常时,抓住仔猪的前腿或后腿,母猪努责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动作要轻;母猪收缩时,停止向外拉。 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并向产道涂用青霉素;  2. 4. 5 当助产无效时,可由兽医剖腹产;  2. 4. 6 分娩后给母猪注射抗生素(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长效土霉菌等)预防细菌性感染,人工助产的猪连注4天。 对那些不愿活动的母猪,应驱赶起来使其尽早饮水。 2. 5 哺乳母猪的饲喂  2. 5. 1 产前7天转入产房的母猪日喂2次,每次2千克饲料;  2. 5. 5 产前2天日喂2次,每次1. 5kg;产前1天日喂2次每次饲喂1kg,产仔当天不喂料;  2. 5. 3 产后第一天,喂料1次,0. 5 kg. 第二天,喂2次,1. 5 kg. 第3~4天,喂3次,2~3kg. 第五天,喂3次,4 kg. 第六天以后,日喂4次,6~8kg,可不限量;  2. 5. 4 从上产房开始喂药2周(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万特肺灵+附优特乐+病可清;加康+骏安等),方法是:将药与少量饲料预混,用定好用量的溶器把每天每头母猪分2次加到料中饲喂;  2. 5. 5 任何时候都要有充足的饮水。 3 哺乳仔猪的管理  仔猪出生后马上称重、剪牙,12~24小时内做完断尾、打耳号,并严格消,3日龄公猪去势,用5%碘酊消毒。 3. 1 补铁  仔猪出生后48小时内每头肌注三晶牌牲血素1~1. 5ml,防止贫血,不同窝间要更换针头。 3. 2 补硒  每头仔猪14日龄、注射亚硒酸钠VE注射液1. 5ml. 3. 3 调圈  3. 3. 1 将体弱吃不到奶的仔猪转移给其他哺乳性能好的母猪,使其获得一个功能良好的乳头;  3. 3. 2 一般情况下,强壮的仔猪占有前1~3对奶头,而调圈时应尽可能将弱子固定在前1~3对奶头上。 办法是将强子调走,调进弱子。 母猪泌乳时,将强子暂时隔开,让弱子吃前1~3对奶头,直到固定乳头;  3. 3. 3 另一种办法是挑选一头哺乳性能好的母猪,调走所有仔猪,然后从各圈将弱子调入;  3. 3. 4 种用仔猪不打耳号的不准调圈;  3. 3. 5 必须是出生48小时内的仔猪;  3. 3. 6 将先出生的仔猪调往后出生的仔猪圈内;  3. 3. 7 尽可能让母猪给自己产的乳猪哺乳;  3. 3. 8 生病的仔猪不得调圈。 3. 4 仔猪补料  3. 4. 1 仔猪5日龄人工抹料法开始教槽,7日龄开始补料,目的是补充母乳的不足,提前促进仔猪胃肠发育,防止下痢;  3. 4. 2 每次补料时,应将料槽洗干净,必须做到料槽内所补的料一天一换;  3. 4. 3 少喂多次,开始时每次补料量为一小把(约50g)/窝,等仔猪吃完后再逐渐增加;  3. 4. 4 断奶前一周,增加补料次数,确保全部认料;  3. 4. 5 从教槽到仔猪料要经4~7天的过度;  3. 4. 6 仔猪断奶后舍温应保持28℃,到10周龄降至23℃。 4 消毒与观察  4. 1 舍内每二天一次带猪消毒,好利安、优绿环进、复合醛、益欧迪、安灭杀、消毒威、百菌消-30更换使用,避免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4. 2 细心观察每头猪的健康状况,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新生仔猪和产后母猪抵抗力都比较弱,容易感染疾病,导致死亡。 因此产房人员必须每天细心观察每头猪,发现疾病及时报告兽医诊治,将经济损失减少到**限度。 对母猪的观察:吃料、站立情况,护仔哺乳情况,呼吸正常否,安静还是易受惊,体况如何;有无眼睛直观疾病:如发烧、便秘、拉稀、体苍白、乳房硬、阴道流出分泌物等。 对仔猪的观察:背毛是否光滑,体况如何,扎堆还是喜不喜欢活动;有无眼睛直观病变:如跛行、拉稀、喘、外伤等。 对于母猪和仔猪的任何一种不正常行为都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有疾病及时治疗。 发布时间:2024-06-19 08:26:41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0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