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国猪优良种质特性 内容: 地方猪种有很多优良种质特性,其中主要的是:繁殖力高,肉质好,抗逆性强。 一、繁殖力高1、地方猪种性成熟早。 嘉兴黑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内江猪、成华猪、大花白猪、东北民猪、金华猪、大围子猪等9个品种,母猪初情期平均日龄94. 4天,平均体重22. 7千克;性成熟日龄平均为129. 5天,其中美曲海猪为76. 7日龄;而外国猪种长白猪和杜洛克母猪的初情期分别为173日龄和224日龄。 公猪精液中首次出现精子的年龄也远比外国猪种早,如大花白猪为62日龄,大围子猪为75日龄,外国猪种在210日龄以上。 2、地方猪种的排卵数高。 上述9个品种平均初产为15. 4个,经产为20. 7个,都较外国品种高。 3、地方猪种产仔数多。 上述9个品种平均初产10. 4头,经产14. 2头。 世界产的太湖猪,初产13. 5头,经产16. 7头,母猪奶头8~9对。 外国繁殖力高的品种长白猪、大约克夏猪产仔为10~11头,奶头多为6~7对。 产仔数为低遗传力性状,本品种选育基本无效,因此英、美、法、日等养猪技术先进国家,都竞相引进我国太湖猪和民猪与本国品种杂交,以期利用我国猪种的高产基因。 地方猪种与外国猪种比较,还具备发情明显,受胎率高,产后疾患少,泌乳量高,母性好(不压仔),仔猪育成率高等优良特性。 二、肉质好国外一些高度培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虽然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和瘦肉产量多的优点,但肉质不佳,PSE肉(肉色灰白、质地松软、切面渗水的劣质肉)出现机率较高,使养猪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肉质改良已成为目前猪育种工作的重点。 我国地方猪种肉质显著优于外国猪种,民猪、金华猪、嘉兴黑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内江猪、大花白猪、香猪和大围子猪等9个地方猪种,肉色鲜红,没有灰白色肉;与对照品种(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肉质性状比较,肌肉系水力良好,失水率(%)平均低6. 8;pH均在6. l以上,比对照猪高0. 4;肌肉大理石纹分布均匀、含量适中;肌肉干物质百分数高2. 8,肌内粗脂肪百分数高1. 8(其中民猪肌内粗脂肪,达6. 1%),肌纤维直径比对照猪小18. 4%,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报数多34. 7%。 所有这些优良肉质性状形成了地方猪种肉质细嫩、多汁、肉味香浓、适口性良好的优良品质。 这一点将成为我国猪肉竞争国际市场的一大优势。 三、抗逆性强我国地方猪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品种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对外界不良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 在极端不良的气候环境和饲养条件下,民猪、姜曲海猪、内江猪、二花脸猪。 大花白猪、金华猪、大围子猪和河套大耳猪比哈白猪、长白猪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抗寒、耐热性能好,耐粗饲,耐饥饿(对低营养的耐受力强),能适应高海拔生态环境。 我国地方猪种的这些特性,是猪种的宝贵遗传资源。 养猪的任务一是保种,二是开发利用,防止品种资源灭绝,发挥各个猪种独特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4-06-16 08:27:46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