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双季主养草鱼 内容: 传统的池塘主养草鱼其放养规格小,养殖周期长,投入较大,产量低,一般亩产在300公斤~400公斤,年利润在800元/亩左右,经济效益较低。 为了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水产推广站开展研究与推广“池塘双季高产主养草鱼技术”,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双季高产模式,从粗养粗放型向精养集约型发展,促进了养殖效益的提高。 亩产草鱼1000公斤左右,亩效益2000元左右。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亩~10亩左右为宜,水深1. 8米~2. 5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进排水设施、电力齐全,环境良好,交通便利。 面积5亩左右的养殖水面配备增氧机1台,自动投饵机1台。 池塘消毒鱼种下塘前7天~10天,池塘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用生石灰15公斤/亩·米化水全池泼洒消毒1次。 鱼种选购、放养鱼种选购鱼种可采取本地培育或购买的方式。 购买时选择大规格优质鱼种。 放养模式季放养时间为1月份,亩平均投放规格为每尾250克~350克的大规格草鱼鱼种250尾~300尾、规格为150克/尾的白鲢60尾,150克/尾的鳙鱼30尾,250克/尾的鲤鱼20尾;第二季放养时间为6月份,亩平均投放规格为每尾150克~200克的草鱼鱼种550尾,规格为100克/尾的白鲢90尾,100克/尾的鳙鱼30尾,15克~20克的鲤鱼60尾。 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0分钟~15分钟。 饲养管理饲料投喂采用以配合颗粒饲料和青饲料有机结合的投喂方法。 每口池塘设置1个饲料台。 养殖前期,当水温在15℃~22℃时,以投喂人工种植的青饲料为主,辅助投喂颗粒饲料;水温正常稳定在23℃~30℃时,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辅助投喂青饲料。 按先投喂青饲料后投喂颗粒饲料的顺序投喂,投喂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草鱼摄食以八成饱为宜,并视天气变化及摄食情况酌量增减日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控制在吃食鱼体重的3%~5%左右,分上、下午两次投喂。 上午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0%左右,下午投喂占80%左右。 水质调节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投喂充足,水质较肥,除一次性施足基肥每亩200公斤~300公斤外,养殖过程中不再追施肥料。 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定的水质,可以确保鱼池不泛塘,这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要坚持每天巡塘2次,每周定期加注新水1次,密切注意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水质改良措施。 水质管理注重做到“肥、活、嫩、爽”。 要勤调节水质,每次换水量不超过1/4,水质清爽。 日常管理饲养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鱼种放养量、投喂量、鱼病防治及鱼类死亡数量等日常记录。 日常管理要做到“四定”、“四看”,并合理使用增氧机。 从夏季开始,应开启增氧机,一般每天凌晨开增氧机2小时~3小时,阴雨天气从后半夜开机至天亮,晴天中午开机1小时~2小时,使池水达到较高的溶解氧含量标准。 确保鱼类生活环境良好。 鱼病防治鱼病发生季节一般在4月~9月,关键在5月~7月。 要遵照“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采取生态预防、中西药物防治结合的方法。 认真做好鱼种放养前的池塘清整消毒和鱼种塘消毒,用以杀灭病原体。 从4月开始,每隔15天~20天左右用生石灰30斤/亩·米化水泼洒预防1次。 5月~8月是鱼病流行季节,可用90%敌百虫0. 3ppm~0. 5ppm全池泼洒,防治寄生虫病;用二氧化氯0. 3ppm~0. 4ppm全池泼洒,防治细菌性疾病。 适时捕捞经过5个月的饲养,季投放的各类鱼种已基本达到商品规格,在5月底前要全部捕捞上市,此时市场销售价格高,可较大获利。 再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第二季投放的各类鱼种在12月底前达到商品规格,也要全部捕捞上市。 发布时间:2024-06-05 10:16:01 来源:哦嘿养殖网 链接:https://www.ohei.cn/news/1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