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球存在的三类主要PEDV:『经典毒株(G1群);变异毒株(G2群)(主要流行毒株,90%);S-INDEL毒株(重组毒株)。』在欧洲,存在G2群、INDEL毒株,以INDEL毒株为主(乌克兰主要是G2群毒株);在美洲,存在G2群、G1群、INDEL毒株,以G2群为主;在亚洲,存在G2群、G1群、INDEL毒株,以G2群为主。当前主要流行毒株在G2群,经典毒株在G1群,是现有疫苗难以提供免疫保护的主要原因。
据描述,PEDV经典毒株(CV777,G1群)的致病特征为:攻毒后表现轻微腹泻,绒毛萎缩,呈低方形;主要侵害空肠/回肠,细胞毒致病性不高,中等毒力。PEDV变异毒株(G2群)的致病特征为:10日龄以下仔猪水样腹泻,呕吐,死亡率;肠壁变薄,充血,内含水样粪便;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小肠绒毛折断、缩短、钝化并脱落;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主要分布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盲肠。S-INDEL毒株的致病特征为:同PEDV变异毒株相比,发病率相同,死亡率下降;腹泻持续时间缩短;粪便病毒含量相近;绒毛隐窝比率升高。S-INDEL毒株的粪便和血清中的病毒含量较低;攻毒后的3天和7天,S-INDEL毒株在小肠、结肠、盲肠中的含量均低于变异株;诱导的病理损伤显著低于PEDV变异株。相对于CV777等经典毒株,变异毒株具有更好的交叉反应能力。”经典毒株疫苗对流行毒株不能提供完全保护,疫苗病毒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疫苗效果,但疫苗毒株类型发挥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