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防止肉鸭脾脏死掉?
发布时间:2025-09-24 13:10:19 | 来源:哦嘿养殖网

肉鸭脾脏死掉就是坏死,对于养殖户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因为疾病发病快,死亡高,治疗不便,所以 我们一定要知道该如何防止这种疾病的出现,以下是综合防止措施。

一、病原研究

从最初的呼肠孤病毒,到霉菌毒素中毒再到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病因学说众说纷纭,但是到 目前为止仍旧没有能够得到认可的说法。专业研究机构也没能拿出专业的研究成果。各个兽药厂家则借此 使出浑身解数“普及”本病的防治知识,却着力推销自己的“特效”治疗产品。

二、临床诊断

突然发病是本病的特点。多数肉鸭在育雏期间1周龄之内状态正常,但在十天左右突然发病,最晚半 月后出现。

如果鸭群发病后全群精神状态出现萎靡的情况,则全群的死亡率可能较高,一般为5%-15%。

临床常见发病案例多混合感染鸭病毒性肝炎或白痢病。有的则在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用抗体治疗后出现高的 死亡率。一般混合白痢发病的较难治愈。

由于目前发病鸭群的不断增加,本病的病原体对肉种鸭在内的养殖环境污染较大,常有零星发病的出现。

三、剖检变化

临诊病例多数脾脏变化明显,有的脾脏有一处或多处大小不等的凹于脾脏表面的白色坏死点,有的则 整个脾脏呈朽木样、无血色。腹膜浑浊,排白色粪便。

四、综合防治

1.抓好鸭苗源头控制

好的鸭苗是关系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在选择鸭苗的时候要到信誉可靠场家,选择精神好、有活力、种鸭 防疫好、孵化无污染的鸭苗。

2.加强饲养管理

在进雏后育雏期间要保持稳定的环境,把握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适时通风,冬季更要注意温度与舍 内环境的控制,防止温度忽高忽低,减少大肠杆菌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饲养前期半月内死亡病例着 重观察脾脏的病理变化。及时发现并及时控制,将损失减少到**。

3.药物防控

由于脾脏发生病变,致使脾脏的免疫调节功能障碍或者丧失,所以发病后仍要用药控制,减少其他疾 病的继发感染。

饲料中添加清热解毒类中草药预防本病的发生,饲养过程中一旦大群发病应立即隔离有临床症状的病 鸭,立即投服抗生素类药物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控制大群,同时增加多维类药物的使用量,减少环境 应激,防治疫病的进一步恶化。零星发病的则在投服抗生素后停止死亡。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